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干部工作 >> 内容
 
构建继续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组织
发布日期:2004-07-26 浏览次数:  字号:〖
 
   
  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实现中央提出的“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确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形成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必须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历史进程中,纳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总体框架中来谋划,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的更新上求突破,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模式的创新。
   
  一、从终身教育和全员培训的视角看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紧迫性
   
  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发展趋势。开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终身学习理念,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各国人力资源开发和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创新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学习经济理念的兴起,国际大趋势使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而从“终身教育体系”到“学习型社会”的建构,大致要经历“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全民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几个发展阶段的变革。当前世界一些先进的国家还处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文化”阶段,或叫“发展现代化的终身学习文化” 阶段。我国目前应该尚在成人教育的发展完善、组织学习的起步阶段,所以说,“构建继续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发展终身教育,是顺应国际发展大趋势的时代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加快,越来越深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间的竞争、交流与合作,对各级干部和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知识水平和应对能力,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在加快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各类职业培训、社会专业培训和成人教育,构建继续教育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大规模地培养人才。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赋予干部教育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以新的内涵。需要立足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全党齐动手,社会全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拓展继续教育渠道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覆盖面;需要突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主题,围绕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主线,抓住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着力建设好“三支队伍”,大幅度地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并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文化和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知识更新和人才成长需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在加速,人才成长急需提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在此之前的千年中所积累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一番。到2003年,知识的总量将比20世纪末增长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到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另据研究表明,一个人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只能占20%,就业前的学历教育只是终身教育道路上的一个起点,80%以上的知识是在后天的继续学习中取得的,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规划和沟通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等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在后天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获得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才是人才发展的重要阶段。未来的人才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具备比知识更新、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学习力。未来社会,人和组织都只有不断地学习,建立和发展学习型组织,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二、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设想和目标定位
   
  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是“构建继续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这是落实党中央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的具体措施,也是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目标的重新定位。终身教育体系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发展阶段;学习型组织是构筑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的过渡阶段,所以说“构建继续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涵盖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要求和阶段属性,也拓展了新时期“大教育、大培训”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范畴。构建继续教育体系是为了实现终身学习,使学习成为贯穿人生始终的活动;创建学习型组织则是为了实现全员学习,让人人都有学习所求,处处皆为学习之所。
   
  继续教育体系应该构建成为以终身学习为发展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知识更新为重点,以在职参加社会教育和本单位学习为主渠道,以组织年度轮训为重要措施,以自我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由“应付学”到“用心学”,由“个人学”到“全员学”的根本转变。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可以定位为,以建设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事业上“求发展”的学习型、创新型干部队伍为核心,以组织成员的共同理想为目标,通过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整合终身学习理念和全员参与的互动行为,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提升组织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创新能力,使学习成为组织运行的基本状态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组织基础。
   
  三、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创新的基本途径
   
  (一)以理念更新为先导,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观念的现代化。观念创新是工作创新的先导。干部教育培训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必须确立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一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的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干部教育培训是开发人才资源,提升人的能力的基本途径。二是终身教育观念。人不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应继续参加教育与学习,且不拘于传统的学习与教育形式,大量的学习是在工作、生活和交往中发生的,时间上延伸到一生,空间上没有围墙。三是团队学习观念。学习不仅包括个体学习,还应包括组织的团队学习,团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个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样重要。四是学习也是政绩的观念。学习好是干部个人与组织工作出实绩的重要手段,也是政绩的一个方面的表现。学习搞得好,就能信息灵、思维活、眼界宽、办法多,干工作就容易出新、出政绩。知识经济时代,考察干部既要考察其“德、能、勤、绩、廉”,也要考察“学”。“学”与“德、能、勤、绩、廉”既是因果关系,也是并列关系。考察干部的“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干部工作的新课题。五是社会化的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应多途径、多层次构建教育培训网络,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对干部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素质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的社会化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六是法制化的观念。立足学用结合,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创新,使依法按章参加教育培训,成为干部应尽的权利和义务。
   
  (二)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继续教育体系社会化。“大教育、大培训”需要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构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的综合利用,实质上就是改造传统的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自我循环体系,形成新型的教育培训框架网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体班次、专题班次和在职自学服务。一要打破现有院校的封闭式办学模式,实现高中等院校、党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依靠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依托高中等院校建设各具特色的专门教育培训基地,学校资源向成人教育开放,赋予高中等院校以更大的继续教育责任,使干部教育培训在院校发展空间上具有连续性。例如,一个主体或专题培训班次的教育可以分成不同的教学板块,相继在不同的院校施教,优化院校空间上的教育培训效益。二要整合正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实现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渠道的互相衔接与贯通。以院校为依托的正规教育更加富有弹性,以行业为依托的非正规教育方式更为开放,以城乡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教育更趋多样,并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实现各类教育力量的互补,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促进继续教育结构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多样化和社会化。还应建立教育培训项目的市场选择机制,对出国(境)培训、新知识新技能等培训项目可实行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培训机构。同步建立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机制,引导诸多机构在竞争中以效益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三要根据干部岗位发展实际和人生的不同阶段,自主选择不同的继续教育方式,或理论培训和党性教育,或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或在职学习和实践锻炼,以形成连贯的纵向教育系统。这样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继续教育网络结构,可以适应不同人员对教育项目的多种需求和对培训方式的多项选择,从而促进人们自觉学习和发展。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践行全员学习工作化。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家庭都应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保证全体成员无处不学、无时不学。学习型组织还具有“裂变”作用,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成员流动到其他组织,成为新组织的核心,就会又产生若干新的学习型组织,直至扩张为社会的知识网络结构。建设学习型组织除了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外,还要在组织内部制定治学促学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选择适当的在职学习、全员学习载体,例如学习中心组、周末学习日、读书自学活动、年度学习研究课题活动和在职函授学习等为实践证明了的成功做法,都要大力坚持和张扬,形成组织学习的聚合推动力。建设学习型组织,还要使组织和社区环境结合起来,有效地实现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开发社区内所有的显性和隐性教育资源,丰富学习培训的方式和手段,向社会成员开放,在全社区形成处处都具备学习的条件和环境,促进全民的自发教育和自觉学习。
   
  (四)驱动体制与机制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法制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必然发生由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由行政指令向法制管理的转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激发体制的活力。一是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坚持并完善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类培训的管理体制,发挥市场在教育培训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适度调节作用,支持培训机构自主办学,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二是建立按计划调训与干部自主择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对政治理论、党性锻炼、思想素质等培训,采用行政手段来组织,实行计划调训;对干部的学历教育、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逐步走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运作。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教育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把干部理论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情况,作为选拔、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关于干部提升必须经过培训的有关规定。实行干部年度和任期政治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围绕学习培训目标,开展年度和任期“述学、评学、考学”活动。考学不达标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考学合格方可具备连任、升任资格。实行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制度。按照不同职级确定干部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对干部进行培训,通过考试取得任职资格证书。当前,应全面推行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政治理论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新提拔干部必须经过任职资格考试,后备干部不获得任职资格不得提拔和晋升。四是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制订实施培训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对干部培训的计划、环节和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等与实际需求和预期月标的比较,评估出培训质量的优劣。对各级主体培训班次都要正常进行培训质量评估,并及时反馈,以帮助培训机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施行培训基地资源评估制度,通过对培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服务质量等软硬件资源进行评估,筛选出最为合适的培训基地。五是建立保障机制。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创新,逐步走上依法按章培训干部的路子。要探索建立国家、社会、单位及个人合理分担相结合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拓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经费投人渠道。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