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评论 >> 内容
 
产业扶贫,基层干部不能“等风来”
发布日期:2019-04-03   来源:人民论坛网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挂村的部门换了个没有实权‘清水衙门’,这下扶贫项目又没指望了。”“XX村有个大企业家,又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础,我们村啥也没有,这哪里来扶贫项目嘛!”这是当下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产业扶贫“可遇而不可求”倒出的“苦水”。
  产业扶贫由于其经济效益好、受益面广、持续时间长而越来越成为各地精准扶贫的“主力军”,不少地方政府、部门也积极地牵线搭桥,架起 “挂钩、结对帮扶”的“桥梁”,深受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欢迎。然而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好政策,一些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却犯起了“懒散症”,在产业扶贫上甘愿做一个“等风来”的“老者”。
  在2020年必须要实现全面脱贫的硬性目标前,被动地“等风来”好像并不是完全没有指望,但是“风”什么时候来,来的好不好就不是这些基层干部所能决定的了。掌握不了“主动权”,权且不说有没有扶贫项目落地,即使来了也未必对“胃口”,“水土不服”的扶贫项目,不仅难以出成效,还会造成对现有资源的浪费,成了好项目落地的“绊脚石”。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要想有好的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基层干部 “主观能动性”必不可少。首先要理清发展现状、明白发展优势,深挖区域内现有的传统文化、农作物种植、绿色生态等资源,寻找与产业扶贫项目的最佳“吻合点”。同时加快完善道路、水利、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确保项目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其次要多到外面的市场上跑一跑,看一看,“知己”更要“知彼”,寻找自身的比较发展优势,加强与上级部门和有关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宣介推广,认准产业发展机遇。最后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良好的政治生态、优质的营商环境等区域发展“软实力”的提升,在当地形成创业兴业的良好氛围,让“自主品牌”的产业扶贫项目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想发挥好产业扶贫的最大功效,基层干部就必须要克服“等风来”的消极心态,用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做善成的精气神来攻坚克难,精准发力画好“工笔画”,与社会各界共同描绘出产业扶贫的美好篇章。
  (作者:许峰,作者单位: 溧阳经济开发区)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