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各地‘十一五’发展成绩单”系列报道③ |
发布日期:2010-11-11 |
回顾“十一五”,江苏的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江苏的民生答卷同样熠熠生辉。 财政阳光,普照百姓“衣食住行学医” 徐州市鼓楼区四道街棚户区住户王雷,一家四口两代人,在3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一住就是20年,如今,全家人已住进了94平方米带阁楼的房子,每个房间都装上了空调。在徐州,迄今有10万多像王雷这样的棚户区群众住进新居。老百姓乔迁之喜的背后,徐州市将棚户区改造列为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先后投入12亿元启动棚改项目321.65万平方米,实现了徐州城建史上的重大突破,在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棚户区改造的先进经验。 淮安将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工作抓手,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农民培训与农业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36.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3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左右。预计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00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年均增长11.7%。 宿迁则织就一张“公共医疗服务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就医距离只需1公里。 “十一五”期间,苏州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620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405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了138.9%和154.7%。2006年,苏州率先在全国实施城乡一体的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苏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达到了目前的63%,超出全省23个百分点。 “个性化礼包”,打开全是浓浓民生味 发展经济落脚点在民生。盐城市出台规定,今后市级新增财力50%以上用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为民办实事。 难能可贵的是,各市在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出一份份个性化的“民生菜单”。镇江创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由政府与医疗集团联办的社区医院,让居民在社区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服务。在社区看常规病,总体费用能省下五到六成,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该市还推出了“家庭医生制度”,市民可享受到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的定期上门服务,将百姓健康预防做到了最前沿。 破解高房价的“时弊”,常州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平均水平80%以下的约2.8万户主城区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三种形式实现应保尽保。今年8月,全国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又在常州召开,江苏“安居样本”受到全国瞩目。 无锡未雨绸缪应对“银发危机”。近年来,无锡共新建、改造养老机构78家,新增床位达9000张,现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2张。该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机制,如每张床位最高5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每月每张床位60-100元的日常运营补贴等10多项优惠政策,同时还推出了一批“惠老政策”,如设立为老服务热线、居家助理呼叫系统,还把科技前沿的物联传感技术逐步运用到为老服务中。 关注“幸福”,民生标杆不断攀高 最近,南京两大著名景点玄武湖和中山陵寝免费开放受到全国关注。秦淮河风光带整治,钟山风景区综合整治,玄武湖提档升级……大到数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小到城市街巷一个拐角坐椅,十一五期间南京一直在创造条件,让市民享受到越来越开阔、越来越优质的公共空间。 “乐居理念”是近年来国内专家提出的一个新观点,这一理念如今成为了吴江发展战略的新选择。“十一五”期间,吴江着力解决了困难群体的安居问题,并对其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高配”,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让弱势群体也过上舒心日子。如今的吴江,“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 1000个人有1000种幸福。5年前,江阴已提出了幸福江阴的构想:城市不单是一个财富积聚、商贾云集、高楼林立的地理空间,它还是一个城乡和谐、文化交融、诗意栖居的幸福家园。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幸福江阴综合指数评价高达93.52分,较上年提高3.47分。“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9个字被深深定格在江阴988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坐标上。 从“中国长寿之乡”的如皋,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张家港、昆山、扬州,“十一五”期间,大江两岸树起道道“民生”风景线。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以民生福祉倒逼城市转型,各市各地以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