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世界大开放—写在我市“十一五”收官之际(4) |
发布日期:2010-12-06 |
初冬的下午,阳光和煦,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会正在举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通过网络视频与远在大洋彼岸的股东们共商公司发展大计。 来自市商务部门的数据显示,经过12次增资扩股,天合光能总投资已达11.85亿美元,成为我市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从诞生时名不见经传的“迷你公司”到综合实力全球第二的光伏企业,巨大的跨越只用了短短13年。 企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坚持不懈的创新,也得益于胜人一筹的资本运作。2006年12月,天合光能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企业的全球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这家年轻的常州企业从此登上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舞台。经过4年的发展,公司市值已跃居全球光伏行业第2位。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如今,天合光能已拥有来自全球的12000多名员工,核心团队来自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 天合光能是常州在开放中融入世界的一个缩影。5年来,我市举全市之力,主动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新变化,着力推进经济国际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推进园区建设,着力拓展开放领域,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开放型经济,特别是外资外贸的赶超跨越,实现了常州开放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成为常州开放型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贡献最大的黄金时代。 外资突破 “十一五”期间,我市利用外资加快发展,总量逐年攀升,项目质量、引资领域、引资方式等呈现喜人变化。 规模突破。5年来,我市实际利用外资连续突破10亿、15亿和20亿美元大关,实际到账外资增幅连续2年位居全省沿江八市之首。预计今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将达28.5亿美元。“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到账注册外资累计超过100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4.42倍。 质量突破。“十一五”以来,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29家,协议利用外资139亿美元,项目平均协议外资规模达853万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3倍。新批外资项目中,制造业项目数占60.3%,五大产业外资项目数占制造业61.3%,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数占服务业28.2%。5年来,全市新增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128个,是“十五”时期的6.7倍;全市新增工商登记注册资本近亿和超亿美元项目13个,协议注册外资14.85亿美元,到账外资9.46亿美元,实现了常州超亿美元外资大项目“零的突破”。新增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常州,新办项目24个。 领域、方式突破。5年来,我市通过“以外引外”、增资扩股等形式实际利用外资53.6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3.6倍。通过“以民引外”、外资并购参股等形式实际利用外资18.8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1.9倍。全市首家投资性公司——光宝华东营运中心、首家创投公司——傲扬创投相继成立,同时新增外资贸易、零售项目104家、外资物流项目10家、外资研发项目42家、外资中介咨询项目53家。 社会贡献突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年入库税收82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44倍,年均增幅比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幅高出13.4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从“十五”期末的6.38万人上升到近30万人。5年来,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14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1.7倍;外商投资企业累计上缴涉外税收317亿元,在全市“三分天下有其一”;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销售266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近一半。 外贸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对外贸易通过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品牌战略和优化贸易环境等举措,规模加速扩大,结构加快调整,外贸各项指标增幅列苏南五市之首。 规模翻番。2006年,常州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104.4亿美元;2008年,全市外贸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32.4亿美元。预计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将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其中出口15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我市累计进出口总额将超过760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4.7%。5年累计出口568.4亿美元,年均增长21.7%。如今,全市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3420家,比“十五”期末增长了近一倍。出口国别与地区达201个,比“十五”期末增加13个。主要出口商品包括高新技术、机电装备、纺织服装和轻工化工等六大类3100多个品种,从业人员100多万人。 结构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市出口商品中,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显著提升。5年来,全市机电产品累计出口近30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6.4%,占我市出口商品的半壁江山。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91亿美元,年均增幅达51%,增长势头强劲。目前,我市对欧盟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量的30%,成为我市最大的出口地区;对美国市场和日本、东盟等亚洲市场的占比在18%左右;东欧、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地区出口快速增长,分别保持55%、20%和22%的较快增幅。外贸出口初步形成了以欧美、日本为主体支撑、其他新兴市场为补充的良性发展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市一般贸易累计出口409亿美元,年均增长21.5%,占全市出口总量的71.8%,成为我市最主要的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发展迅速,年均增长23.3%,占全市出口总量的28.2%,光伏、电子、工具、服装、化工聚酯类产品构成了我市加工贸易出口的主力军。在全面拓展国际市场出口的同时,我市加大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力度,累计进口208.8亿美元,是“十五”期间的2.46倍。 开发园区突围 5年中,全市1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开发区实际开发面积从“十五”期末的83.9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137.36平方公里,净增加53.4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光伏、风电、轨道交通、新型复合材料等6家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和3家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3.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53.9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9.31亿美元、基础设施投入604.19亿元。开发园区以全市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50%的地区生产总值、54%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的实际到账外资、53%的进出口总额、56.2%的固定资产投资和51%的税收。开发区产业定位逐步明确,规划不断完善,招商力量不断加强。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天宁开发区、溧阳开发区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综合排位分别从“十五”期末的第8位、21位、46位、48位上升到第5位、17位、25位、34位。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