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超城镇居民 |
发布日期:2011-02-14 |
2010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9118元和22944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3.9%和11.6%,这是自1997年以来,江苏农民收入增幅首次高出城镇居民2.3个百分点。 正在召开的江苏省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上,这件事引起了代表们的欣喜和热议。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这2.3个百分点的超越是长期努力的结果,具有历史意义。它表明,稳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确有可能,我们要不断巩固和扩大这样的良好趋势。” 三农工作者:农民增收越来越快 “江苏是一个城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省,14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开辟农民增收渠道,竭力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终于在2010年实现了超越!”江苏省委农工办主任曲福田高兴地说。 从数据的改变,足以看出这种超越之艰难,也可以从中看到令人欣喜的变化——从1997年起,一直到2009年,江苏省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均低于城镇居民。前八年,两者的增速之差时而拉大,时而缩小。到了后五年,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差距逐年缩小,分别为:11%和17.5%;10.2%和14.3%;12.9%和16.3%;12.1%和14.1%;8.8%和10%。直到2010年发生逆转,两者的增幅变成13.9%和11.6%。 2010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18元,与1997年的3270元相比,增长了1.78倍。在这14年中,农民人均收入为三千多元的情况持续了六年,收入为四千多元、五千多元的情况分别只有两年, 以后,则是每年突破一个千元大关!增速越来越快! 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多 数字的背后,是江苏省4900多万农民的真切感受。 “现在的农民,种田可以挣钱,出门打工可以挣钱,在农村搞服务业可以挣钱,土地流转可以挣钱,投资可以挣钱,还要算上政府补贴和社会保障!”射阳县临海镇副镇长吴连荣说,如今农民收入的门路越来越多。 致力农民增收,江苏省坚持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是在人均耕地只有0.91亩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土地里的效益。2010年,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达到26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超过1/3。其中设施农业69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9%。另一方面,是大力转变收入结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等非农业收入比重。“十一五”以来,江苏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6.8万人,累计转移1771万人,转移比重达66.4%,其中,乡镇企业每年新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30多万人。 2010年,江苏省已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四个全覆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补贴资金达63.4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5.5倍,农民人均得益185元左右。 政府官员:缩小城乡收入差别信心越来越足 现实的路径和发展态势,增强了江苏各级官员对于农民增收的信心,他们认为,江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的历史征程已经展开。 阜宁县委书记王锦胜说:“全县要奔小康,困难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当地富民的出路就是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2007年他上任的头一件事就是到农村调研,此后一直将农民增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2010年,仅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江苏省级实际投入就达99.3亿元。其中的人才工程,当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10.5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8万人、农技人员培训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4.7万人。同年,江苏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75%以上实现脱贫,全省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9亿元,比上年增长53.7%,惠及17万贫困农户。 持续深化的农村改革也进一步增加了江苏农村发展的活力。截至2010年底,江苏有42%的农民参加各种经济合作组织,比例居全国首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43%;全省已建有村镇银行2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200多家。 江苏省副省长黄莉新表示,江苏将加快形成家庭经营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重点、转移性收入比重逐步提高的农民收入结构,并注重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在“十二五”期间,把江苏打造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先导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