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峰:“文化可持续增长”是崭新的命题 |
发布日期:2011-02-22 |
编者按: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走向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发展不仅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满足国民精神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对有关“文化发展方式”的深度研讨,为文化大繁荣建言献策,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就文化可持续增长的理念与方法等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 陈少峰认为,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中,包含着推动文化增长和文化可持续增长的内涵。不过,在具体理念与文化发展方式上,我们需要做深入的研讨和创新的努力。例如,我们需要高度关切文化的可持续增长和文化的科学发展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略显滞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来保障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他指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效率优先和经济增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政府的工作中心,但是,文化增长、文化可持续增长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实际上,从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国民大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等角度来审视的话,文化的增长速度必须快于经济增长速度,才能满足文化的指导性、引导性和驱动力等功能,同时为经济结构调整保驾护航。 文化增长的内涵中包括文化的可持续增长,其中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支持文化活动的财政投入,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如持续提高人均文化设施面积,推动大众和企业参与文化与艺术的公益、慈善活动,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国民的文化创造力,提升国家的形象如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将硬实力转变为软实力的能力,控制企业造假的能力,塑造国际一流企业品牌的能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等等。 文化增长不仅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改善民生和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应有之义,它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提供更强劲的支持力量。 当然,文化的增长方式和经济的增长方式肯定不一样。陈少峰指出,从动力机制来看,经济增长方式以企业为主体,而文化的增长必须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特别是公民的参与和创造性的发挥。从评价标准来说,文化的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前者以心灵的感受性、满意度和产品质量为主,而不是以数量为主,是一种无形的增长而不是可见的物质形态如大楼、剧场的多少。 保障和推动文化增长和文化可持续增长,必须积极探索建立文化增长的指标体系。陈少峰指出,虽然这个体系不完全和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一样,但是可以借鉴国际竞争力和国民满意度等指标体系的某些要素。我们相信,经过各界的共同努力,这样的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是可以发现的、可以探索出来的。 陈少峰指出,文化增长和文化可持续增长还可以借鉴我国以举国之力发展经济的智慧,但是不能照搬发展经济的模式。尽管“文化可持续增长”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他指出,但是,由于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的必要性和目标已经是明确的,探索指标体系和模式将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具体步骤。而且,关键还在于,只有各级政府都参与探索文化可持续增长的方式,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指标,才能转变“惟GDP主义”的发展格局,才能共同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