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我市赴成都长沙北京哈尔滨开展产学研活动纪事
发布日期:2011-04-06

  以拼抢的姿态持续创新

  ———我市赴成都、长沙、北京、哈尔滨开展产学研活动纪事

  3月27日-4月1日,乍暖还寒时节。我市连续第五年组织党政企业代表团“科技长征”,赴成都、长沙、北京、哈尔滨,行程6600公里,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

  代表团围绕“一核八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密集拜访四地的大学大院大所,探访新技术、寻求新合作。我市多家企业及创意产业园等,在技术转让、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已在常设立研发中心的西南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也明确下一步在常发展的具体计划。

  集聚创新资源,增强发展实力。“十二五”开局之年,常州以更强烈的紧迫感、更积极的拼抢姿态,全力以赴推进产学研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跃升,努力为全面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性更强,以至于退掉机票继续谈

  企业是发展的主体,更是产学研的主体。经过前几年的实践,本次产学研之行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强,新材料、机械装备产业主要与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对接,轨道交通产业与西南交大洽谈,新能源汽车、创意产业与湖南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深入合作,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则重点对接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各自领域,这些大学大院大所都有“看家法宝”,处于国内最前沿。

  参加本次科技对接的近60家企业,也从全程参与改为“分兵出击”,各自带着需求和实际问题,选择相匹配的大学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对接,企业的积极性和效率更高。每到一地,企业家们分秒必争,抓紧和各院所高校的专家教授们请教交流。润源经编机械公司总经理王占洪、容大结构减震设备公司总经理张敏等人,甚至退掉了当天下午的机票,在学校宾馆住下继续洽谈。

  “收获非常大,出乎预料。”这是企业家们此行的一致心声。安格特集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晓文表示,公司自2005年起就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发阻燃材料,目前产品实现量产,本次又与川大在高分子材料上达成合作,为今后3年冲刺百亿奠定了良好基础。新誉集团总经理戈亚琴表示,将瞄准减速器变速箱、磁浮等重大项目,深化与西南交大的合作,4月份就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来企业对接。南方轴承公司总经理周雪刚告诉记者,企业正加大技术储备力度,本次收获了产品表面改性等技术。

  对常州企业的热情和务实,中科院自动化所总工程师杨一平由衷感慨:“常州企业对新技术的重视和渴求,令人感动!”

#p#

  竞争更激烈,各地抢夺“最稀缺资源”

  行程密集的产学研活动,也是开拓眼界、寻找差距之旅。一路走来,无论是高分子材料工程、牵引动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精密工程等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是湖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长沙软件园、自动化所的三维动画制作中心等,或者是拓维信息、智胜股份等企业,高科技产品和高端研发技术令人目不暇接,企业的研发和竞争能力令人惊叹,四地加大创新转型的势头如火如荼……所有这一切,让常州代表团深感压力。

  更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来自于各个城市和地区对创新资源的争夺。赴湖南大学的前一天,浙江某地级市刚进行了产学研对接;中科院最近一个多月,已接待了国内15个省、直辖市。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在座谈时说,各地“十二五”期间对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人才和科技成果已成抢夺最激烈、最稀缺的资源。

  “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谁抢到先机,谁就能领跑。”中科院成都有机公司董事长熊成东举例说,在新型锂电池技术的研发期,远宇集团就积极介入,双方共同成立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技术已在成都研发成功,即将在常州率先投入量产。他表示,正是常州近年来坚持不懈“科技长征”,和院校结成了老朋友,并较早摸索出一套运作和管理机制,才使产学研合作在同类城市中处于前列,“这股劲不能松”。

  哈工大副校长郭斌表示,常州和哈尔滨同为制造业基地城市,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在高端装备、精细加工、微纳制造上有所突破,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步伐。他坦言,无论是传统制造业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培育,抓不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就举步维艰、事倍功半。

  盯紧转型目标,创新“创新环境”

  “市委书记连续几年带队产学研,很罕见。”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表示,常州连续3年与川大对接,可以看出常州市领导对建设创新性国家战略的认识非常清晰,企业家的素质尤其是对科技的渴求和眼界非同一般。学校有很多科研成果,但一个巴掌拍不响,需要集中校地双方力量,共同来做一些有影响的事。

  这也是代表团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十二五”产学研合作深化中,政府和职能部门最该做些什么?大家的共识,有两个关键词:机制、集聚。

  “不断探索创新机制,这是常州当前的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市科技局局长张跃表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市以企业为主体、平台建设为载体、项目联结为纽带,初步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机制,近两年科教城已转化科技项目200余个,达产后将实现产值60多亿元。当前要在巩固创新成果的同时,不断探索“政产学研用”有效整合的利益机制、组织机制和发展机制,营造柔性灵活、开放多元的创新创业环境,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资源要最大限度地集聚。一方面要通过环境营造,把人才、科技成果、研发项目充分吸引到常州来;另一方面,全市要聚焦政策,把人力、财力、物力集聚到重点产业、企业、园区特别是“一核八园”中去。集聚才有力量,才能在更高领域、更高层次占领制高点。

  市委书记范燕青的点睛之语,成为此行的最好注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就是科技创新;常州要深入持久地将产学研合作开展下去,通过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实现常州实力的再跃升,积蓄长远发展的后劲。

#p#

  关键时期的源头力量

  按常住人口计算,去年我市人均GDP超过6.5万元,以现行汇率计算达1万美元。这标志着我市工业结构将向“三高两低”演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低能耗),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这一背景下,“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此次产学研活动,有了更深的意义。作为转型升级的起点和源头,创新是破解资源制约、改善人才结构的路径,是增加高新企业、上市企业的关键,也是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跃升的根本。

  正是看到创新的巨大推动力,一路走来,各地对人才、科研成果的争夺正趋白热化,可以说是不惜血本。这种情况下,常州产学研的先发优势正在快速缩小。同时,我们还清醒地看到,“常州制造”的高端领域比重远远不高、企业的研发等核心竞争力仍显不足。

  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将是常州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关键期。这如同跑步的“极点时刻”,要么咬牙坚持、实现赶超,要么心生怯意、泄气掉队。考验的,就是我们的意志、信念、创造和潜力;考验的,就是全市上下特别是企业家的能力素质。

  机遇和变革,千载难逢;挑战和跨越,万水千山。人均GDP达1万美元,既是对常州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高的肯定,更是对承上启下、全面转型的更高要求。只有以创新为源,加倍努力,才能再创一个新的辉煌。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