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逐步推进中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发布日期:2005-07-27


  转自学习时报 今年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颁发5周年。中组部近日召开了贯彻落实“5+1”文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

  据介绍,2000年6月中央颁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来,特别是去年下发《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5+1”法规性文件后,以《干部任用条例》、“5+1”法规性文件和《公务员法》的颁布为标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不断加强,干部工作中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

  党政干部评价、考核、选拔、任用、管理、监督、退出等机制变革,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当前,党政人才评价机制的转变体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贯穿于干部政绩考核标准;二是把评价干部政绩的权力移交给群众;三是评价干部的方式采取组织考察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从严治党治政的决心;表明中国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强化责任追究,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据介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整体推进,取得重大进展。干部人事工作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扩大民主的改革措施普遍推行,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5年来,全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6.8万人,各级党政机关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64.5万人;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共交流各级领导干部106.9万人次。

  孟铁林,这位中国第一位以“公推公选”方式产生的县长的名字一度被媒体视作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极具象征意义的一个符号;与他比肩的金坛市市长吴晓东是中国第一位公推公选产生的市长。公推,即自下而上、多层次多渠道民主推荐确定候选人;公选则是候选人通过实地调研、演说答辩、民意测评等环节来考证自身的价值。在公推公选的环节中,民意测评所占的比分最大,凸显出群众是决定候选人命运的重要砝码。

  对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中组部副部长李建华在会上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三个层面进一步抓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一是扎实抓好已有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5+1”文件和《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二是推出一批新的法规文件。今年,中组部准备制定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交流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性文件。三是加强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今后一、两年内,中组部将重点抓好建立领导干部职务与级别相结合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问题的调查研究。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承办单位: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