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日期:2007-01-30


  俗话说:“干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有了好头头,群众不发愁”。作为富民强村的带头人,村党组织书记素质的高与低、能力的强与弱、本领的大与小直接关系到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有效贯彻落实,关系到一个村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在农村的具体实践。大力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和健全选拔、培养、任用村党组织书记的方法和途径,对加快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无疑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前段时间,笔者对金城镇15个村党总支书记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研究和思考,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现状

  一是结构不断优化。15名村书记平均年龄44.5岁,35岁以下1人,40-44岁2人,45-50岁8人,51-55岁4人,女书记1人。30岁以前任村书记的有1人,30—40岁任村书记的有7人,41—45岁任村书记的7人,45岁以后任村书记的1人。初中文化6人,高中、中专文化6人,大专文化3人。

  二是队伍不断稳定。2001年全市行政村合并后,金城镇40个行政村合并为15个,精减村干部120多人,大部分村书记离任、退职或转岗。现在职15名村书记中有8名是行政村合并后担任村书记,其他7人任职至今。除2名最近两年新任职的村书记任期不满一届外,13名村书记任期均超过一届,平均任期达9年以上。其中任期1-5年的7人,6-10年的4人,11-15年的3人,15年以上的1人,任期最长的已达到20年。

  三是经济不断发展。近年来,绝大多数村级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大部分村的经济指标达到了“五好”示范村的要求,但因自然条件限制,仍有经济薄弱村1个。
  
  2005年村集体总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有7个村、50-100万元的有3个村、10-50万元的有5个村;2005年村级纯收入(不含财政转移支付)100万元以上的村有4个、50-100万元的有2个、10-50万元的有4个、5-10万元的有3个、1-5万元的有2个。在村级特色产业方面,3个村的特色产业是工业、7个村是养殖业、2个村是种植业,其他特色产业有1个村、没有特色产业的村是2个。

  四是收入不断提高。15名村书记较好地发挥了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带动一方共富的作用,有5名村书记有自己的致富项目。家庭年收入50-100万元的1人,10-50万元的1人,5-10万元的4人,3-5万元的3人,3万元以下的6人。

  二、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突出“选”。大量实践证明,选配好一个带头人,就能够兴一方经济,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群众,保一方平安。建立严格选任机制,把好入口关,是保证村党组织书记有德、有才、有为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金城镇党委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通过从优秀村干部中提、从机关干部中派、从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中挑、从退伍军人中选等不同途径,不拘一格选人才,逐步配强村书记队伍。从选的途径看,15名村书记中有9人是从优秀的村干部中提拔,2人是从机关选派,3人是从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中挑,1人是从退伍军人中选。事实证明,从不同渠道挑选出来的书记较好地担负起“富民强村”的重任,积极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让组织放心,让党员拥护,让群众满意,让社会支持。

  二是强化“育”。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的成长,除自身努力外,上级组织的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金城镇党委始终抓住教育培训这一环节不放松,坚持从思想上“育”和技能本领上“育”双管齐下,以专题培训班、经验交流、参观学习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培训活动,系统地对村书记进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土地政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知识等内容的教育培训。通过多形式的“育”,村书记的整体素质和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每年,结合农村工作实际,金城镇党委都要组织开展向吴仁宝、李元龙等各类先进人物学习、创新创业创优竞赛、我为金城发展献一计、组织到党建工作先进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等各类活动。事实证明,有效的培训可以使村书记站得高,看得远,在涉及政策法规问题时,胸有成竹,明辨是非,有主见,不含糊;在组织和领导农村经济工作中能围绕中心、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在加快发展村级经济上能选好路子、出好点子、迈开步子;在处理各类矛盾问题时能心系群众、接近群众、服务群众。

  三是注重“用”。“实践出真知”,使用是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成长最关键的环节。只有在实践工作中经过反复锤炼,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发展难、招商难、拆迁难、征地难、计生难、稳定难、创建难等各种困难,用好一个村级“带头人”尤为重要,用好了就可以化难为易,加快村的发展;反之,就有可能难上加难,影响全局。从工作的成效上看,金城镇15个村书记都能紧紧围绕建设苏南版块上的发达镇这一目标,相互比学赶帮超,迈小步、不停步、跨大步。如城南村的庄荣生书记按照市委政府的规划部署,加快实施城南风景区建设,短短几年就将村的面貌彻底变了样。白龙荡村年轻有为的李亚东书记更是有位有为,不但将新农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市的示范点、样板村;而且村工业经济连续四年跃居全市154个行政村之首。上庄、冯庄等村书记带领“一班人”围绕镇工业园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尽心竭力,全身心扑在工作中,化解了大量矛盾,确保了200多家落户园区的工业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四是严格“管”。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考核机制,每年都制定《农村工作考核办法》和《党建考核办法》等文件,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镇党委与村党总支签订目标责任状,年终严格考核。制定和完善了民主议事制度以及民主监督制度,使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始终处在组织的管理和群众的监督之中,增强了村书记的民主意识和“按章理事”的自觉性。强化奖惩激励制度。把村书记的责、权、利与绩效奖惩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奖优罚劣力度,使想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干不好的有压力。强化村务公开制度。在村务公开的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规范,增强农村工作的透明度。坚持民主评议制度。每年组织党员群众对村党组织的工作和以书记为主的班子成员进行评议,让村书记在群众的监督下快速成长。

  五是用心“留”。在政治上,对在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村书记,通过选为党代表和人民代表、评选先进、经验介绍、宣传典型等形式,增强村书记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近年来,15个村书记中当选为金坛市级或以上党代表或人民代表的达到11人,获市以上先进个人的有12人,多人多次当选市镇两级代表。推荐常州市劳模、十佳青年、二等功各1人。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村书记聘任为合同制干部,将符合条件的村书记纳入镇后备干部进行培养。2004年,通过公开招考,将2名特别优秀的村书记招聘为镇事业干部,并将一名村书记上报市委组织部作为镇级后备干部加以培养。在待遇报酬上,逐年提高。根据村经济规模,村书记的全年报酬分八个档次,按基础工资60%、考核工资40%年终考核兑现,最低的年目标工资也有1.2万元,最高的超过3万元。其中村三业总产值1亿元以下的村,按月工资700元、月职务津贴300元计酬;三业总产值7亿元以上的村,按月工资700元、月职务津贴300元计酬。目前,村书记队伍较为稳定,在村书记的去留问题上,据调查,有5人愿意继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8人表示听从组织安排。总体上看,金城镇党委政府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较好地实现了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和待遇留人。

  三、几点思考

  现在的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可以概括为“两难”、“两高”、“两大”、“两少”。所谓两难就是工作推进难,加快发展难。所谓两高就是领导要求高,群众期望值高。所谓两大就是责任大,压力大。所谓两少就是票子少,手段少。面对发展中的各类矛盾,农村党组织书记几乎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调控手段,常常处于一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尴尬境地。“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是每个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真实写照。因此,农村党组织书记非常渴望和憧憬政治上的出路和待遇上的保障,大多数农村党组织书记希望自己扎实的工作能得到领导的关注、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从金城镇15个村书记工作的现状和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力求成效。

  一是要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要做到“三多三少”,即多支持少挑剔,多鼓励少批评,多理解少责备,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经常关心每个村书记,使他们与党委政府始终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

  二是要建立健全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选拔任用机制。要注重在“三个一”上下功夫,即培养选拔好“一把手”,配齐配强“一班人”,建立培养“一批后备”,真正达到“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敢干事的人受保护、干成事的人得激励、干不成事的人丢位子”,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

  三是要坚持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在村书记的教育管理上要增强“三性”,即增强灵活性,由“重教轻管”向“重教严管”转变;增强多样性,由“单一单调”的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向“多样多变”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转变;增强实效性,由“长官意志,命令被动干事”的强制性教育管理向“制度约束,激励主动干事”的人性化教育管理转变。

  四是要建立公平合理、奖优汰劣的考核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各项考核激励制度,切实解决好村书记的后顾之忧和“奔头”问题,鼓励他们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创新创业创优,真正实现“四个转变”,即“官位”向“民位” 观念的转变,“在职”向“尽职”观念的转变,“它律”向“自律”观念的转变,“唯上”向“沉下”观念的转变。

  五是要充分发挥示范引导、率先垂范作用。要大力发挥每个村书记的作用,使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发展经济的强手、处理事务的高手、带领群众致富的能手,从而使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既好又快发展。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