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
发布日期:2007-05-10
  转自人民网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和国家竞争力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左右着国际竞争的格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更是一个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课题。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赢得主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而自主创新是形成发达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扶贫、教育、医疗、安全和社会保障等诸多问题,都离不开自主创新。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为实现发展壮大和民族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正确把握和走出自主创新的认识误区
  
  目前,在自主创新上存在诸多认识上的误区,严重阻碍着自主创新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有:一是认为只有原始创新才是自主创新。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能以较小的成本引进、消化吸收某种技术同时形成再创新,如果某项技术迫切需要又能引进,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又都低于完全依靠自已研发,如果几项技术的有效集成可以产生新的技术模式,我们就没有必要强调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否则不但会造成盲目的重复和资源浪费,还会错失重大的发展机遇。二是认为只有技术创新才是自主创新。实际上,自主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涉及到管理层面、政策法律制度层面、文化和价值评判层面以及不同创新主体如产学研的交流沟通层面等不同维度的创新,涉及到资金支持、人才激励、知识产权维护、市场引导、企业创新精神培育等多个侧面的创新,这些不同的层面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互相融合,产生不同的创新模式。三是囿于创新谈创新,缺乏系统思维。具体表现在:割裂自主创新和创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的关系,不重视“从干中学”和“从用中学”的创新活动规律;不注意改造传统文化的保守意识,使传统文化和鼓励创新的社会政策取向“两张皮”;不能有效地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统筹考虑,表现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江湖郎中方法,自主创新工作不会“弹钢琴”。
  
  三、对当前我国自主创新的路径设计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转变,下大气力开展自主创新,是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唯一选择。然而,自主创新体系的构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社会各个层面长久不懈的努力。包括创新文化的培育、创新政策的引导、创新制度的保障、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市场的形成等一系列关乎创新的系统工程。
  
  大力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中国促进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政府的主导地位将在许多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有关自主创新的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和规范企业的创新行为。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加大自主创新项目的财政投入,给予自主创新企业税收优惠和减免。完善自主创新奖励制度,对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中有突出贡献、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科研人员和组织实施者,予以奖励表彰。
  
  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有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总额超过了国家,已经成为创新经费最大的来源,而且70%一80%的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完成,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活动最主要的“创新基地”。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只有18.1%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限于企业规模和发展战略的欠缺,企业的自主创新不强导致了核心竞争力的不足。因此,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努力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建立人才开发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从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自主创新健康成长的土壤和平台。为此,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要完善包括科技咨询中心、科技项目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成果推广机构等中介机构在内的市场体系,逐步实现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保证自主创新资源和要素的供应与需求;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功能,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移和扩散,推动自主创新活动和生产的紧密结合,使自主创新成果尽快产业化;健全服务网络,鼓励科技人员和企业创办中介服务机构,面向自主创新主体的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交易和技术转移。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让一切有利于创新的思想茁壮成长,让每一滴创新的灵感,都有机会澎湃成滔天巨浪;大力建设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甘于冒险的创新文化。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