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促进江苏又好又快发展
发布日期:2007-08-20

    8月15日至19日,省委、省政府在南京举办领导干部学习会,突出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这一主题,深入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并就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环保优先、积极建设生态文明进行学习研讨。省委书记李源潮作了题为《环保优先是江苏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梁保华作了开班动员讲话。

    在学习会上,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张西明,就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6.25”重要讲话精神分别作了专题讲座。副省长仇和、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以及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污化管制处总工程师姚大英,先后就加强环境保护问题作了专题讲座。这些讲座视野开阔,信息量大,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现实的针对性;既有宽广的全球视野,又有生动的个案实例。大家普遍感到,通过学习,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增长了知识,增强了信心。

    学习会还安排了大会交流。8个省辖市市委书记结合本地实际,畅谈了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大家表示,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更好地把握了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最新部署,增添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精神动力,增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李源潮在讲话中说,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最新的部署要求上来。在江苏,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努力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良好开局。

    李源潮说,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党代会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奋斗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这是我们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大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与此相适应,江苏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也必须要更自觉、更有力、更深入。

    李源潮指出,环保优先是江苏率先科学和谐发展的紧迫任务和必然选择。从省情看,人口、产业和城市高度密集、环境资源先天不足、环境负荷过大的特殊省情,决定了江苏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从发展阶段看,江苏已进入人均GDP由3000美元向7000美元攀升的重要阶段,有可能成为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型期。从全面小康目标看,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发展目标。从民心民意看,实行环保优先方针是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也是党和政府新的民心工程。

    李源潮指出,多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江苏是去年全国减排达标的4个省市之一,工业减排率、绿化增长率、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达标数,在全国都排在前列。但是,尽管江苏环保工作力度在不断加大,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和产业人口的迅速集聚,以及多年来对环境损害的积累,在治污能力增长与人口、工农业排污总量增长这场比赛中,目前仍是“清不压污”。我们要清醒认识江苏环境形势,居险思危,以备对患,全力以赴打好环境治理与危机暴发抢时间的战斗。

    李源潮指出,环境发展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一是要充分认识环境状况的恶化是片面发展的结果。人类发展史表明,只顾生产生活不顾自然生态,势必自酿自尝苦果。片面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空前增长的红利,但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二是要充分认识环境意识的觉醒是环境恶化的结果。人类是工业化的推动主体,也是环境恶化的受害主体。如果经济发展不转型,对多数人来说发展将不再带来幸福增量,而环境状况将成为负幸福指数。三是要充分认识环境优化是科学发展的结果。环境问题在片面发展中产生,只能靠科学发展来解决。只要人口在增加,不发展也守不住原生态,不搞工业化环境照样好不了,关键在于发展要有度有序,控污要标本兼治,片面发展得环境恶化,科学发展得环境优化。四是要充分认识江苏应该进入环境优化的发展阶段。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从环境恶化到环境优化的发展过程。现在江苏保护环境、修复生态在局部进入了相持阶段,还没有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我们要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力促江苏生态拐点早日到来,进入环境优化的发展阶段。

    李源潮指出,环保优先是科学发展理念,必须贯穿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一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将环保作为优先目标。从科学发展的要求看,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既相互促进又目标统一,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推进发展中,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又要把环保作为硬任务。二是全面协调的发展必须将环保放在优先地位。要牢固树立“环境是稀缺资源、更是最珍贵财富”的价值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立环境资源和成本考核体系,努力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三是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将环保定为优先标准。江苏的发展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市场和其他资源可以两头在外,但环境资源不能位移。当前对江苏来说,生态环境资源比其他所有发展要素都显得更加稀缺和宝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科学发展需破解的第一难题。

    李源潮强调,环保优先作为江苏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针,必须在各方面发展和所有建设中充分体现。要根据环境形势的发展和环保工作的需要,落实好环保“十优先”:一是在制定法律法规时,优先进行环保立法;二是在编制发展规划时,优先编制环保规划;三是在作出发展决策时,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四是在调整经济结构时,优先发展清洁产业;五是在利用有限资源时,优先节约环境资源;六是在新上投资项目时,优先进行环保评估;七是在增加公共财政支出时,优先增加环保开支;八是在建设公共设施时,优先安排环保设施;九是在进行技术改造时,优先采用环保型技术;十是在考核发展政绩时,优先考核环保指标。

    李源潮强调,环保优先,重在建设。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围绕突出的环境问题,集中力量实施环保优先“十大工程”。一是重点湖泊治理工程。加强太湖、洪泽湖等重点湖泊的治理和保护,重现湖区自然风貌。二是江河流域保护工程。强化流域水资源管理,全面实施入河排污总量控制,抓紧制定分流域水系、行政区域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方案。三是沿海生态修复工程。积极推进碧海行动计划,开展大规模的沿海生态建设,加快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四是工业点源污染整治工程。提高工业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严格污染排放标准。五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积极推行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六是城市环境洁净工程。加快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城市大气污染治理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七是植树造林增绿工程。把“绿色江苏”作为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实施绿色江苏林业行动,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八是居民饮用水安全工程。重视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饮用水的水源、制水、输水和区域这“四个安全”。九是山体保护复绿工程。坚决依法禁止开山采石,加大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力度,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荫。十是工矿废弃地恢复工程。加大废弃矿山整治力度,加快城市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治理,实现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再造。

    李源潮强调,从根本上治理太湖,是江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决策。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提出的治理太湖“十条要求”,全面展开太湖水环境整治攻坚战,坚持铁腕治污,坚持科学治水,实现从“局部控制”转向“综合良治”,到2010年左右湖泊治理明显见效,到2020年恢复太湖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还江南人民一颗“美丽的明珠”。

    梁保华在学习会开始时的讲话中指出,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高度概括了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深刻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要在前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讲话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的理解。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创造性地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深刻领会和把握“四个坚定不移”的根本性要求,又好又快推进“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加快把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加强党的建设这个关键,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强大动力和能力。      

    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一定”和“三个始终”的要求,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头脑,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发展上坚持又好又快,在作风上坚持求真务实,为加快富民强省、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贡献。

    梁保华指出,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当前江苏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矛盾凸显的时期,环境保护形势相当严峻,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任务更为繁重,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更为迫切。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思考和谋划环保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加快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梁保华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把环保优先方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加快三个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统筹协调;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从主要用行政办法解决问题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具体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坚持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按照调高调优调轻的要求,以结构优化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升级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以集约发展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两高两低”产业,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协调推进,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良性互动。二是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保障水源安全为重点,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把太湖综合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抓好淮河和长江等重点流域的治理,抓紧完成南水北调治污项目。以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五大行业为重点,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以绿化造林为重点,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快建立发展与环境综合决策机制,全面落实环保工作年度和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科学的考核引导机制。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环保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四是坚持严格执法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加强环境立法,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推进环保公共信息公开,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社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五是坚持科技创新与环保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集中力量优先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流域水污染控制、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领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强环保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积极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培育和壮大环保产业基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

    参加这次学习会的有:省委常委、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党员领导同志,省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各市市委书记、市长,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