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发布日期:2007-08-27

  转自《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应在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运用好财税等经济手段、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促进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具有重要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是指实现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有数量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我国经济建设从低水平起步,基础差、底子薄,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受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重铺新摊子、轻原有企业技术改造,重产品数量增长、轻产品质量提高的现象,由此使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增长、低效益的状况,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就明确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这些提法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此相适应,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两步历史性跨越,即从贫困到温饱、又从温饱到小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将带动基础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投资显著增加。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经济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应当清醒地看到,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产生持续压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区域产业特色不突出,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对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新的压力。这些问题和矛盾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突出弱点,就是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还没有整体性突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没有实质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这种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低效粗放、资源环境代价过高的格局,转变为高效集约、要素组合优势充分发挥、可持续的格局;产业结构由低水平重复严重、服务业落后、高端产业竞争力较差的格局,转变为技术含量较高、服务业比较发达、整体竞争力较强的格局;城乡关系由城乡互动不畅、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格局,转变为城乡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统筹发展的格局;区域发展由区域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发展差距过大、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转变为特色优势明显、区域发展比较均衡、公共服务比较均等的格局。
  
  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一是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大力开发和使用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适用技术,加速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坚决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振兴装备制造业。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四是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尽快从低附加值的组装生产向产业链的上游升级。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投资,健全开放经济的风险防范机制。五是树立城市发展新理念。创建布局紧凑、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功能优化、开放和谐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提高大中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聚集、辐射和示范效应。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业是衣食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从我国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基础性的工作。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和服务体系。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二是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向,建立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责任。三是充分发挥非农产业和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继续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的渠道。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四是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在农村发育、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形成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发展格局。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发展成果共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以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两个基本支撑,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国家扶持机制。鼓励区域之间开展优势互补的合作,鼓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技术、资本和产业。增强国家区域政策的整合能力,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的政策支持,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关系,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倡导社会全面参与,同时还要靠科技、政策和市场机制的配合。一是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切入点,在继续抓好工业节能降耗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二是鼓励开发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技术和环保技术。推广排污权许可和交易制度。完善出口政策,继续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三是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督,努力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四是加快推广各种循环经济模式,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努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构筑共性技术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增强企业集成创新、联合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施教育优先和人才强国战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举措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下更大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健全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刺激了对资源和要素的过度消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优化结构、促进创新和提高效益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定价和监管机制。推广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自觉转变发展方式。财税体制改革不到位,不利于消除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的利益动因,容易滋长市场保护和分割行为;政府管理经济长期偏重微观经济指标的审批,而对能耗、排放等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为规制不足,既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又不利于鼓励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应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直接干预,加强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实行绿色财税政策,逐步把征税重点转向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加大激励和惩罚力度。
  
  改进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监督体系。过去偏重经济增长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使得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当前利益,忽视资源环境成本和长远利益,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之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因而难以抑制低水平扩张冲动和无序竞争,难以纠正各种“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应改变以经济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考核方法,防止急于求成和盲目无序发展的倾向。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问题,既要将促进城乡就业增长、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等列入考核内容,也要研究规范这些指标的统计监测方法和考核办法,提高考核质量。同时,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实现对政府权力部门和决策机关的有效监督,强化责任追究,防止短期行为。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