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发布日期:2007-08-30

  转自人民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宝贵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进一步展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创造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主题进行理论创新取得的新成果。分开来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论名称的表述不同,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联系看、从更高更宽的角度看,它们都是同一个主题,都包含和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它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科学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科学发展观“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飞跃。毫无疑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依据和理论来源。但应该特别指出的是,科学发展观更主要的是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继承发展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消灭城乡差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要有新思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速度和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些宝贵思想的基础上,从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出发,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对我们党长期以来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和系统概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总概念,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形成了总的认识和看法。它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鲜明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没有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就不可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的思想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创新发展都是同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发展内在联系在一起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呼唤党的思想路线有新的发展,并对当代共产党人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征途上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求真务实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内涵。“求真”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客观真理,坚持和发展科学理论。“务实”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求真与务实,一个体现科学精神,一个体现实践品格,二者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只有求真,才能更好地务实;只有务实,才能达到求真的目的。求真务实,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理论与实践、知和行、愿望与效果的有机统一,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内涵更加深刻和完整,使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意义更加突显和明确,进一步突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奋斗意志品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求真务实,要紧紧围绕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来进行,最重要的是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取得成效。”可以说,“求真务实”的新理念、新认识,为党的思想路线充实了新内容,坚持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的过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发展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问题,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的发展目的,不同的发展目的又体现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依靠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力量保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揭示了发展的目的,蕴涵着社会主义发展主体和依靠力量的深刻含义。这里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清楚表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的深刻思想,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问题。这样鲜明地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伟大力量,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发展了我们党历来强调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思想和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思想。可以说,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我们的发展观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有机统一。这正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民心、赢得民心的原因所在,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巨大价值所在。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这里讲的发展道路,是指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它是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又有了新认识。主要体现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等方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心”与“全面”的关系,解决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进步的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解决发展的均衡和协调的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解决长期的不间断的发展问题。所谓和谐发展,就是要根据社会和谐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社会和谐为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而又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着重强调的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感召力、凝聚力、吸引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所谓和平发展,就是既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要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加快发展,同时要坚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使社会主义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同时树立起“和平中国”、“文明中国”的良好形象。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辟了无限广阔的美好前景!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理论。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布局问题高度重视,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在《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问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在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强调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要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这一论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使原有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扩展为“四位一体”的新的战略布局,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内涵认识的新扩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理论。党建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党的建设,这也是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和重要法宝。毛泽东同志曾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工程”。邓小平同志曾明确要求,“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政党要艰难得多,越是执政时间长了,越要抓紧党的自身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同时也向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工作的新思路,这就是,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这是我们坚持执政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科学发展观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包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把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能力促发展,以推动发展促进提高能力,既明确了党的建设的目标,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善于治国理政上,体现在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以党的先进性建设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新的要求和思想,为我们执政党的建设增添了新内容。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把党的建设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