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我国人才工作蓬勃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07-09-18


  
  转自《人民日报》
  
  9月8日上午,哈尔滨技师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启用仪式。这个被黑龙江人誉为“打造高级‘蓝领’的摇篮,培养高技能人才沃土”的全新学院,整合了多种资源,成为集厂、校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可容纳在校生1万多人,实训平台年可实训1.2万多人次。近年来,哈尔滨市采取引进国内外尖端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名师带高徒”等一系列措施,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按照3年选拔一次的惯例,全市已持续选拔了6批“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如今,高技能人才源源不断地新鲜“出炉”,正助力这个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的道路上奋力跃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全社会重视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人才成长创业的环境逐步改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凸现。
  
  人才工作:全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后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2004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05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2006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指明了方向。此外,中央还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和整合各部门的工作力量,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党管人才有效途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人才队伍:总量增 素质升 结构优
  
  我国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加紧培养造就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2003年至今,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6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约9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约2600万人次。
  
  在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进程中,中央和各地各部门围绕中心,采取切实有效举措,不断将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效用引向深入: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央和各地各部门相继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紧密配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展人才工作。
  
  创新创业:“四个尊重”蔚成风气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将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无怨无悔地为山区教育事业毕生奉献!”十七大代表、湖北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桃园沟村小学女教师胡安梅,十五年如一日在偏僻山沟里教书育人。8月上旬,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和胡安梅一道,5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教育专家,带着家人来到北戴河休假……十六大以来,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邀请各领域专家到北戴河休假,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在北戴河会见休假专家,这项活动已成为一项制度,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广大知识分子中产生了积极反响,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部门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方向,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