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落实这一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欠发达省份,基础薄弱,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海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实施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节约原材料为重点的资源节约战略,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一是积极推进集约利用土地。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强化土地规划,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用地模式。加大土地调控力度,推进土地向优势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项目建设倾斜,集约使用土地。二是强化项目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环保政策,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遏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实施新的节能标准,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增强节水意识,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城市节水设备和器具的推广力度,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以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突破口,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应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入手,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形成循环型的生产模式;积极支持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构建全社会“大循环经济”,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建立全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和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快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大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力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大能源资源节约技术创新力度,应积极组织实施资源节约重大技术开发,努力突破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瓶颈;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开发节约和替代石油、节电、节水、建筑节能等技术;充分发挥海南光热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应用。
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使节约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政府要负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责任,带头厉行节约,降低费用支出,把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于日常的公务活动中,为社会作出表率。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各市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企事业单位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进一步完善能源、水、土地和原材料使用管理制度,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培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