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学习通信) |
发布日期:2008-01-11 |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 ●文献解读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一论述确立了未来我国城镇发展新模式,指明了城镇化的方向。 根据人口数量,一般把城镇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所谓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城镇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城镇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在 70%以上,有的国家已经超过了90%。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城镇人口的比例已经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 2006年的43.9%,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加速的趋势比较明显。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各个地区实际的城镇化道路。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经验来看,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国家和地区实行的是大城市战略,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大城市;有的则实行中小城市战略,更多的人口聚集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就城镇规模而言,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优势,如节约土地、劳动生产率比较高,但存在生产要素过度密集,对管理水平、基础设施要求高的问题;小城市有小城市的优点,如农村人口转移成本比较低、适合居住等,但也有单位GDP或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比较多、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第三产业欠发达的不足。我国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显然不能照抄照搬某一模式,而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借鉴别人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从人口分布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就是说,要把大城市的优势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优势结合起来,取其所长,避其所短。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大,我们既不可能把绝大多数居民都迁移到大城市,也不可能让所有的居民都居住在小城市和小城镇。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既积极地发展大城市,有效预防有的国家或地区出现的大城市病;又鼓励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从城乡关系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道路。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与农村相互分割,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不仅不利于农村发展,而且阻碍了城镇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有所缓解,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城镇带动农村,通过农村繁荣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形成城乡互动格局和良性循环。 从城镇之间关系来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在各个城镇之间形成既有合理分工又有合作的城镇群。我国广大的地区和庞大的人口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只发展几个大城市,而是需要发展更多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镇群。城镇群并不是一个个城镇的简单相加。长期以来,我国地区封锁的现象比较严重,各个城镇犹如孤立的城堡,缺乏内在联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要打破地区和城镇之间的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在各个城镇之间合理流动,让城镇群成为未来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城镇发展要从自身所处区域的实际出发,努力形成具有各地产业、民族、历史、建筑特色的城镇风貌,避免千城一面的雷同化现象。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