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许巧珍城市党建实训中心开馆启用 |
发布日期:2023-07-01 |
6月30日,常州市许巧珍城市党建实训中心在钟楼区开馆启用。市委书记陈金虎,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季培东,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杭勇为中心揭幕。 陈金虎指出,“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小巷总理”许巧珍用一生的执着坚守和无悔付出感动了无数常州人。社区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事关民生幸福的生活家园。要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以民生所需为导向,促进社区治理提质增效;要充分发挥许巧珍同志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头雁”引领带动作用,“思巧珍、学巧珍、做巧珍”,持续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激发社区工作者干事创业热情;要立足实践基地,坚持学用结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不断壮大社区党建“朋友圈”,持续锻造一批批许巧珍式好干部,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彰显常州特色、符合群众期待的基层治理之路。 据悉,实训中心作为家门口的“红色充电站”,一站式集成基层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中心通过开展新老书记思维碰撞、“书记项目”同台比武、创新案例实时展播,推动更多源自一线、出自基层的创新经验孵化。 当天,陈金虎慰问了老党员徐秀珍、困难党员余可原,向他们致以“七一”节日问候和祝福。老党员徐秀珍已有50年党龄,陈金虎为她戴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并询问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陈金虎说,老党员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为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幸福生活奉献了年华、倾注了心血,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全市党员干部要学习好、传承好老党员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激发奋进力量,勇于实干担当,在推动“532”发展战略、建设新能源之都征程中挑大梁、当主力。余可原担任香江华廷社区书记以来,得到党员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去年底因病多次手术,身体状况不佳,治疗费用开销较大。陈金虎详细询问他的饮食起居、居住环境、生活保障等情况,感谢他为基层党员作出了表率。他叮嘱,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落实好相关政策,主动关心关爱生活困难党员,尽心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真正让他们乐享发展成果、感受幸福生活。 活动中,还发布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十大实事”。 许巧珍“7+工作法” 许巧珍,常州市钟楼区南大街街道东头村社区原党委书记。二十多年来,她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有限生命,无限服务,为党为民,无限忠诚”的诺言;她心系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群众最爱的“小巷总理”;她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收入补贴困难居民,是全市最老的“月光族”;她深受爱戴,五次换届居民都联名挽留,成为全省最年长的社区书记,去世时万名群众自发为她送行。许巧珍同志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7+工作法”源于许巧珍同志长期扎根社区的朴素感悟和经验思考,是一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法。 (一)对待事业:忠+勤。“忠”指对党永远忠诚;“勤”是对工作勤勉勤奋。为党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忠”是根本要求,“勤”是基本素养。 (二)对待群众:熟+真。“熟”指熟悉社情、洞察民意;“真”指真心付出、真情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熟”是前提基础,“真”是核心要义。 (三)对待困难:挺+干。“挺”指不怕难、挺在前;“干”指敢担当、能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挺”是精神境界,“干”是担当气度。 (四)对待矛盾:情+理。“情”指将心比心、用情感人;“理”指“一碗水端平”、公道正派。化解基层矛盾,“情”是沟通方式,“理”是衡量标尺。 (五)对待共建:诚+厚。“诚”指真心诚意,凝聚共建力量;“厚”指“厚着脸皮”,争取各方资源。小社区撬动大社会,“诚”是待人之礼,“厚”是处事之道。 (六)对待同事:严+爱。“严”指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爱”指悉心指导、用心呵护。抓好社区骨干队伍,“严”是硬约束,“爱”是软实力。 (七)对待创新:思+试。“思”指注重积累,善于思考;“试”指勇于尝试,敢为人先。党建要创新,“思”是破题关键,“试”是解题要点。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十大实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构建党组织有效覆盖、党员活力激发、群众共享成果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发起,联合相关部门推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十大实事”,推动政策向一线倾斜、力量向一线下沉、资源在一线集聚。 1. 实施党群服务中心“点亮工程”。每年提档升级阵地70个,评选示范阵地30个,以点带面优化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实现“大门常开、活动常办、群众常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 2. 深化“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覆盖。按照一房多用、一室通用、整体共用的思路,推动网格党支部、党群直通站覆盖率均达到80%以上,着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15分钟”服务圈。(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 3. 建设市域社会治理“一网统管”系统。强化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制、社区事务准入制,整合32个业务条线系统,切实以“数据+”为社区赋能、为基层减负。(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政法委、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4. 发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组织709家机关事业单位与861个村(社区)结对,培育引进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到社区开展各类活动和服务,平均每个社区不少于10场,参与人数不少于30万人次。(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民政局) 5. 深化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改造。年内完成旧改小区98个,加装电梯120部,将全市1380个小区接入“阳光物业”智慧平台,推动居民生活品质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市委组织部、市住建局) 6. 精准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年内为13000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建成社区老年助餐点380个,新建6个省级示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年内推动建成儿童友好社区10个。(市民政局) 7. 建设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枫桥式”平台。为基层群众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平台,设立市、区两级见义勇为工作室,每年开展6批市级“平安网格之星”评选,推进“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市委政法委) 8. 开展“青春留常、扎根基层”行动。建立“市级统筹、区级招录、街道管理、社区使用”的工作机制,招录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到社区就业,3年实现社区全科社工服务全覆盖。(市民政局) 9. 实施基层干部“暖心关爱”工程。完善社区干部薪酬管理和自然增长机制,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10%以上,全市每年拿出5%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名额定向招录优秀书记,让基层干部有干头、更有奔头。(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10. 实施能力素质“双提双增”计划。推动社工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到90%以上,持证比例提升到70%以上,多措并举“提能力、提素质,增干劲、增动能”。(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 |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