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官员问责向常态化过渡
发布日期:2010-05-07

  据法制日报报道,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施行6年来,行政问责制不断向纵深推进。目前,问责方式已经由“上级问责”转向“制度问责”,问责对象由行政首长扩大到党政领导,问责范围也已从安全生产领域、群体性事件向其他领域全面扩展。2009年,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

  推行行政问责制,是2004年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所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务院2006年初正式把建立和推行行政问责制列入议事日程。2007年发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对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问责的各种事由、责任形式和问责程序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2008年党的十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努力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同年行政问责制首次写入《国务院工作规则》和国务院工作要点。2009年7月发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2010年3月发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把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实施和推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与此同时,地方行政问责制建设也在积极探索中。自2004年重庆首推《重庆市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以来,海南、浙江、深圳、河北、广西、甘肃等省区市,纷纷出台了官员问责制度。

  现在,在广州,不接受舆论监督等行为要被问责;在石家庄,公职人员38种行为将被问责;在扬州,已经形成20多项行政问责制度,涉及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推进依法行政、国有资产管理、信访工作、防治违法建设工作、行政管理、行政许可等11个领域;在问责制已实施两年的云南,有2942名干部被问责,其中包括22名厅级干部。

  行政问责制实施以来,对提高行政效能,促使行政领导恪尽职守、依法行政,解决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和对上级决定执行不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