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范燕青察看运河整治:重点再突破 环境再优化
发布日期:2010-07-07

    作为常州的母亲河,运河整治工作刻不容缓,这也是我市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昨天,市委书记范燕青在察看运河整治并听取环保重点工作汇报时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切实采取措施,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只争朝夕、抢抓机遇,重点再突破、环境再优化、亮点再提升、考核再严格,为人民群众打造一个绿色生态与科学发展双赢的现代化新常州。
   
    范燕青现场察看了通济河、关河、运河的生态修复整治工程,以及戚墅堰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中水回用工程,并从水路察看、监测了京杭运河水质情况。在通济河段,记者看到整治后的河水碧波荡漾,水面的绿色浮岛上各种水生植物生长繁茂,有市民正在河边钓鱼,这一切均得益于我市的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近年来,我市生态市建设工作进度明显加快,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市关闭化工、印染、电镀等高污染企业1000多家,搬迁或关停中心城区工业企业120多家;全市运河水整治“1856”工程已完成65%,年内将全部完成;全市37个乡镇中已有36个建成全国环境优美镇,累计有960个村达到“三清一绿”;11个太湖流域考核断面有9个达到考核标准,3条入湖河流主要水质指标有两条达到五类;京杭运河水质指标改善明显;2009年公众对城乡环保满意率为85.48%。

    范燕青充分肯定了我市各级、各部门几年来在环境建设和生态修复中取得的明显成效,为即将建设生态市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一是“三铁”精神,深入人心。以铁的纪律、铁的法规、铁的手段来治理常州环境,得到社会的支持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二是同心协力,推进建设。在生态市建设中竭尽全力、不遗余力,共同推进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各项工作。三是坚持目标,锲而不舍。紧紧围绕实现生态市建设这个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标准。四是依靠科技,尊重规律。在人员紧张、工作量不断扩大,工作标准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手段,不断取得环境保护新成就。

    范燕青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下阶段环境治理特别是水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切实采取措施,围绕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努力做到重点再突破、环境再优化、亮点再提升、考核再严格。

    重点再突破。

    一要加快生态市指标达标。各辖市和各部门要按照生态市考核验收标准,倒排时间表,确保通过生态市的考核、验收、评估。

    二要加快整治水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按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京杭运河等18个湖泊或河流的小流域综合整治,尤其是确保33个小康断面、11个入湖考核断面和3条入湖河道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三要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按照《常州市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方案》,各辖市、区必须尽快对全市24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设立标志、充实机构、落实经费、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四要狠抓区域重点环境问题整治。采用领导挂牌督办的方法,整治好突出的区域环境问题。

    环境再优化。

    一要综合治理做好环境信访调处工作,深入开展环保找差活动,逐一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

    二要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源安全,推进自来水的深度处理,让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

    三要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在农村,突出污水与垃圾处理、养殖业规范、河塘清淤、秸杆利用等整治重点,建立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力争80%的行政村建成生态村。在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市河清水、空气净化、绿色公交等工程。

    四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金坛、溧阳、武进要抓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亮点再提升。

    突出抓好村庄整治,充分展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要把全国环境优美镇、生态街道、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系统工程,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国家高新区、各省级工业园区要加快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积极打造市河清水、生态产业、低碳公交系统、绿地建设还绿于民等生态建设亮点,挖掘和深化内涵,完善台账材料,使我市生态市建设特色鲜明,亮点更突出。

    考核再严格。

    在创建生态市中,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责任重大。要在生态市的“大考”中得高分,必须通过严格的督查考核,将责任严格而细致地落到实处。同时,为达到创建生态市和生态省的目标,还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精心保护我们的环境,管好我们的城市,使生态市创建工作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力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圆满、顺利地完成生态市目标的建设,把常州建成人民群众满意的生态城市。

    市委秘书长常青参加环保重点工作汇报会。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