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综述之一
发布日期:2010-07-21

   率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10年来,常州通过构建科学选人用人机制,打造一流干部队伍,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和有力人才支撑。

  

  7月20日,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同济大学交通规划与管理博士刘靓与平时一样繁忙。他已经在常州市创意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履职4个多月,主要负责产业招商和企业服务。这几天,他正忙于帮助协调解决韩国游戏企业入驻中韩游戏人才培训基地并顺利展开运营的相关问题。

  去年8月,经市委研究决定,我市首次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海外博士担任市级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干部。招聘工作开展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海外博士们怀着拳拳报国之心踊跃报名,经过4个多月层层筛选,最终5名博士脱颖而出。刘靓就是其中之一。

  “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一些朋友也担心里面会有猫腻,但在考试过程中,我发现,市委完全是从发展产业、选拔人才的角度出发,整个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刘靓在出国前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城市规划和城市媒体艺术方面的研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让他最终胜出。如今,他正努力成为一名称职、优秀的政府官员。

  4月中旬,市公安局朱志星、单笑波、葛松扬、纪强盛4人信心满满走上副处级领导岗位,他们是我市首批通过“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选拔出来的干部。

  “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是个专业术语,而单笑波只是觉得自己经历了一次静悄悄的小型“海选”。市公安局将符合4个副处级职位要求的所有32人全部公开列出,让大家在这32人中进行推荐。对常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校长一职,单笑波以“第二人选”推了自己。3月19日,他参加人机对话测试,之后就处于等待之中,“不像以前消息满天飞”,直到29日他在市公安局内网的考察公示名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单笑波平静等待的10天里,“优选模型”正对他从人选成熟度、岗位相适度、班子优化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最终,经资历评价、技术评价、群众评价、组织评价,单笑波总分名列第一。 

   

    以扩大民主、强化竞争为改革方向,我市着力创新制度、规范程序、改进方法,力求用好的制度、好的机制,选准人、用好人,实现领导人才的合理配置。

    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环节。2003年,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领导干部首提责任制。今年4月,我市作为省委组织部“规范干部提名制度”单项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创新干部提名方式,明确市管正职领导干部人选由包括市四套班子成员、法检两长、市委委员、市纪委副书记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等领导干部进行推荐提名,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

    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我市积极运用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竞争上岗、公推直选等适应不同职位的竞争性选拔方式,推动干部选拔从“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转变,提高了选人用人质量。1997年,我市进行了首次面向全国范围的公开选拔;2003年,在全国率先公推公选县级市市长人选,目前公推公选基本每两年举行一次;1998年,启动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试点工作,今年全面推行;2004年起,探索试行乡镇、村、社区、非公企业等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今年6月,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产生戚墅堰区区长、市教育局局长、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市旅游局党委书记等4个党政正职人选。溧阳市作为全省改革试点单位也作了积极探索。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2009年,我市探索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运用资历评价、技术评价、群众评价、组织评价四种方法,从人选成熟度、岗位相适度、班子优化度三个维度,对干部人选的工作经历、专业背景、教育程度、平时工作业绩、年度考核、民主测评、荣誉奖励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量化积分、择优比选,为干部的日常选拔提供了新途径,较好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群众公认、突出实绩、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

    实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积分选岗。2004年,我市出台了《积分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暂行办法》,对团职军队转业干部,按照其军龄、学历、任职年限和在军队的贡献、表现,进行量化积分,按照积分高低依次选岗,经组织决定正式任命。实现了军转干部在部队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和贡献与转业安置相结合。

    突出“源头”工程建设。突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2007年,我市将后备干部分为党政正职以及经济、政法、城建、社会事业、综合、女干部和非中共党员七大类别,采取“1+7”模式进行分类推荐和选拔。同时加强教育培训,2004年,建立干部网上学习城,实行干部学习积分制,加强对干部学习的考核,增强干部提升素质的内在动力。

   

    10年来,全市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产生党政机关干部1762名,其中科级以上干部804名;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产生县处级领导干部99名,占全市副处职委任制干部总数近四分之一,其中,已有22人走上正处级领导岗位。

    2004年以来,我市通过积分制安置军队转业团职干部120余人,连续6年在全省率先完成师团职干部军转安置工作。

    2003-2009年底,全市共组织以主班次为主的各类干部进修培训、专题研讨、轮训等培训班2600多期,各级干部参加培训达43.9万人次,统筹举办1000多场各类专题讲座、报告会,各级干部参加听课达20.9万人次。全市已形成党校、高校、境外和网络培训四位一体培训新模式。干部网上学习城、学习积分制、分层分类选拔后备干部的做法均受到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

    我市“干部选拔任用优选模型”被评为2009年度全省组织系统创新创优优秀成果。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