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解读①
发布日期:2010-08-31

    编者按  在8月28日-29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了《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为今后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纲要》实施后,将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教育实惠”?从今天起,本报对《纲要》核心亮点进行解读。
  
  近年来,优质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择校热”、“入园难”无不与此相关。新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带给江苏百姓的第一个重要利好就是: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

  解决“入园难”,普及提高学前教育

  【目标摘要】

  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

  学前教育是目前我省基础教育的“短腿”。南京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认为,目前存在的幼儿“入园难”和“入园贵”,主要原因是幼教资源不足,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较少,“不少新开发的小区应当配建的幼儿园没有建起来,或者是建起来的幼儿园以赢利为目的,普遍存在收费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园质量没有保证等问题,导致百姓不满。要解决入园难,就必须增加布点,规划好小区配套幼儿园。而要解决入园贵,就得首先政府增加投入,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服务体系。”

  淮安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徐梅菊认为,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影响到幼教质量提升,迫切需要重视解决这个问题。“以我们园为例,20%的老教师是在编的,工资按照小学在编教师标准执行,拿绩效工资,每月有三四千,其余80%都是聘用教师,每月工资仅1200元左右。幼儿教师不仅辛苦而且压力大,既要教育,又要保育,还要确保孩子安全,不能让她们到了做奶奶的时候,工资还跟做姑娘时一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少“择校”现象

  【目标摘要】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努力扩大并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校际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逐步减少择校现象。

  目前,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的主要因素。“乡镇小学经费仍非常紧张,硬件差距还存在。”赣榆海头小学校长梁培斌说,“最缺钱的地方是危房改造和校舍修补。教育公用经费每生350元,除了用于水电费、简单设备添置、正常办公用费外,所剩无几。镇里有500名留守儿童,住在学校简易宿舍里,条件简陋。宿舍与床铺维修需要不少钱,前几年换的课桌现在也有不同程度损坏,如果全换的话得好几万,紧紧巴巴的经费哪里够使?”

  “软件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专家示范课通常都在市区,乡镇学校教师不大容易享受到,要是能送到县一级就好了。教师培训名额也偏少,通常一个乡镇也就一名,一般都是乡镇中心小学派出一人去学习,其他的完小和教学点就很难照顾到。”梁培斌建议,优质资源应进一步向下传递,扩大培训面,让更多的农村基层教师获得培训机会。

  教育均衡,教师是根本。苏北一名有20多年教龄的乡镇教师举例说,他的月薪不到两千,而同样教龄老师在市区执教,月薪就有四五千。他认为,实现教育区域均衡,一定要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有些偏远的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很少,而建设成本很大,可考虑把这部分学生转移到人口相对密集的乡镇或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淮阴中学校长张元贵认为,在做好教育布局合理规划的同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立教育集团的模式值得推广。

  抓课业“减负”,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目标摘要】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实践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启东中学校长王生指出,基层学校减负一直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纲要》对中小学生减负提出明确要求,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非减不可。

  “中小学生只有‘真正想学’才能学好。如果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煎熬,那肯定学不好。”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认为,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还是因为应试教育,为了分数而搞题海战术,学习过程单调而乏味,严重扼杀了孩子们潜在的创新智慧,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如果孩子的创造智慧在早期就被磨灭了,那么培养杰出下一代就会成为妄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着民族兴衰。”

  《纲要》给出的减负增效思路主要有五条。启东中学校长王生表示,严格遵守省里这“五严规定”很重要,要真正把时间、空间、健康、兴趣爱好还给学生。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