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原为化工部管理的科研机构,1999年转制为国有独资企业。针对转制后的新情况,院党委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企业实现科研与经营的双结合、双丰收。近几年来,研究院始终保持科研单位本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999年以来取得国家、省部级各类科研成果29项,申报专利14项。2002年全院技工贸总收人达1.2亿元,为转制前1998年的3.4倍。同时,充分发挥“全国涂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等机构的作用,坚持服务行业方针,开展技术贸易、涂料科技与经济信息交流传播、涂料和颜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标准化工作,为我国涂料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为实现科研与经营的双丰收提供保证 实践使我们感到,在保持和发展科研优势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实现科工贸一体化经营,是科技型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然的发展道路。要保证科技型国有企业不脱离这一方向,企业党委首先就要提高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加强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上下功夫。面对院行政领导中高级知识分子和党外人士较多,院长就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的非党人土这样的实际,我们认为,要做到有效参与而不流于形式,党委班子及其成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为此,党委把“领导班子具备战略眼光、发展意识,团结协作,廉洁公正,得到群众拥护”作为班子能力建设的目标,要求每个党委成员必须有经济、政治、法律、科技等方面的比较丰富的知识,是主管或分管方面的行家里手。2000年院党委换届后,5名成员全部具有大学学历。换届后党委成员平均年龄44岁,比换届前下降8岁;目前,有1名成员从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结业,2名成员仍在学习;5名成员有4名身处院行政管理重要岗位,具有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同时,注重加强院党委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不断强化党委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决策能力,从而为有效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二是在提高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质量上下功夫。参与决策的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党委的威信和今后继续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有效性。为此,在企业每一项重大问题决策前,我们都要通过深人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信息,充分考虑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党委坚持党政碰头会、联席会制度,使党委参与重大决策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增加了决策的透明度,使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能够集中党政领导集体的智慧,比较正确地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保证了企业在改革中健康发展。2002年,国家对转制科研机构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作出调整,恢复按事业单位政策增长退休金。院行政班子提出初步意见后,党委专门召集会议,经仔细研究,提出了各类人员的具体操作处理办法,建议院行政在养老金资金来源渠道不畅的情况下,用自有资金先行贯彻落实离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待遇,取消过去无政策依据发放的内部补贴,使整个养老金调整工作顺利开展。选准中层管理人员,既是党委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党管干部原则的具体体现。针对2001年院实行机构精简调整后对中层干部的素质要求提高的新情况,院成立由党委、行政班子、纪委和工会负责人组成的8人考核小组,实行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制度。今年先后3次调整中层于部,均由行政班子有关负责同志提议,经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同意,再由院长聘任。 三是在保证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顺利实施上下功夫。党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保证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得到顺利实施。重大问题决策后,党委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支持改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广大党员努力做到思想觉悟优于群众、能力水平优于群众、工作业绩优于群众。几年来,通过重点抓好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推行党务活动公开制等活动,基层支部和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为组织实施好重大问题决策起到了中流批柱作用。近年来,在组建江苏鸿业涂料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精简调整内设机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的各个方面,广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职工群众中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企业改革和发展等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职工群众从党员身上看到了党的先进性,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申请入党人员队伍由2000年的15名上升为目前的28名,近2年发展新党员10名。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为实现科研与经营的双丰收引智留人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党委一班人把人力资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制定正确的人才战略目标,努力为企业实现科研与经营的双丰收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 一是广纳贤才,加大人才开发力度。2001年以来,院部先后从南京、上海、常州人才市场和国内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引进科研、管理、营销、外语、会计、计算机、工业设计等各类专门人才近40名,80%为大学本科,其余均为大中专;还聘请院外专家为院短时间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目前,全院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院本部职工177名,平均年龄36岁,专业人才比例70%。 二是大力培训职工,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近年来,院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励职工学习。2001年院部规定:凡提高学历的,根据学历层次高低给予报销部分学习费用并进行奖励;工资改革方案中设立学历工资和技术能力工资。同时,院部还组织19名科研、管理骨干在职参加硕士课程进修,组织赴日本参加物流培训、赴美欧参观涂料技术展览、赴台进行涂料技术交流、赴闽粤等地参观学习20余人次;去年以来,结合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 GJB/Z9001A(国军标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培训相关职1250余人次;组织外语教学、涂料科学讲座、网上查阅文献培训、职工代表培训、中心组学习辅导、中层管理人员财务知识培训相关人员150余人次;上岗培训、工种等级培训、新职工岗前培训、安全防火培训、保密资格认证培训相关人员40余人次;目前自主在职进修大专课程的有13名。 三是大力弘扬正气,营造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氛围。我院科技人员集中,信息来源多,技术、经营等商业秘密分布范围大,人心向背对单位稳定至关重要。为此,院党委设立专项奖励制度,奖励某一方面为院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如技术创新奖、成果转化奖、行业工作贡献奖、管理创新奖、服务保障奖、优秀建议奖、特别贡献奖等,坚持每年评选。近2年院有2人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6人次获中化建科技带头人称号。另有多人获常州市技术拔尖人才、中化建青年技术能手等称号。2001年起新办院宣传栏每月一期,及时宣传全院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多管齐下,实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三、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为实现科研与经营的双丰收凝心聚力 实践证明,坚持企业民主管理,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改革就不会迷失方向。因此,院党委十分重视加强对工会、职代会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在企业民主管理、推进院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近两年,我院改革任务极其繁重,院党委充分发挥职代会的作用,顺利推进了各项改革,仅2001年就召开四次职代会,经职代会通过,顺利实施推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工资制度改革、职工提前退休、住房货币化分配等重大改革。同时坚持职代会评议院级领导干部、院长向职代会报告工作等制度。 积极推进院务公开。在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院积极推行了院务公开制度,对事关职工切身利益及我院的重大事项及时向职工公开。工资福利方面,实行公开的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职工福利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用工方面,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企业经营、投费、改革、财务、分配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需经职代会通过;干部考核评议结果、优秀员工、荣誉获得者在院宣传栏公开。今年,在总结前几年院务公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院务公开进行规范,形成了《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院务公开实施办法》。 关心职工生活。院党委十分关心职工生活,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为我院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2001年实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以来,在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的同时,打破了科研事业单位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形式,实行岗职工资,向科研一线和相关人员倾斜,体现了既重实绩、重贡献,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及职工的积极性。此外,工会积极组织春游、三八节活动、重阳节老年职工旅游、年终游艺和联欢活动,并积极组织职工排球赛、篮球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院党委经常慰问重病职工、困难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