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常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解决基层领导班子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但在有些地方,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甚至流于形式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初步摸清了基层民主生活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一、存在问题
1、思想政治性不强。有的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会缺乏积极健康的思想接触,丢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的武器,失去了锐利的光芒,思想性、政治性不强。有的民主生活会不是围绕工作谈思想,而是撇开思想谈工作,安排工作、总结工作、征求工作意见成了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把以解决思想问题为主的民主生活会开成了单纯的工作会。有的民主生活会主题不明确、不集中,开会发言随意性大。
2、会前准备不充分。有的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纯粹是为了完任务,奉命而开,应付了事,注重走程序、搞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有的临时动议,仓促召开,会前不做深人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能多方面地征求群众意见,也不提前通知与会人员,造成班子成员准备不足,会上只能人云亦云,简单应付;有的不能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大多是为了研究一些行政事务,而顺便附加召开民主生活会,简化程序,使民主生活会质量大打折扣。
3、开展批评不够深入。从座谈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主要存在五种倾向:一是空洞乏味,不切实际。习惯于唱高调、讲道理、喊口号,脱离实际,搞“空对空”,不敢触及实际问题。二是隔靴搔痒,轻描淡写。明知他人有缺点,也不去明确指出,明知自己有毛病,也没有勇气向别人坦白,把问题捂着,把矛盾盖着,谈表面现象多,剖析思想根源少;谈共性问题多,涉及个人问题少;强调客观因素多,检查主观原因少;自我批评多,批评他人少;含含糊糊的多,坦诚相见的少。三是相互奉承,评功摆好。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查找缺点只是学习不够、调查研究不深入之类的套话,无关痛痒,谈别人主流充分肯定,缺点轻描淡写,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四是明哲保身,少说为佳。奉行好人主义,对其他同志的缺点、不足甚至错误,视而不见,不批评,不斗争;对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和问题,或缄口不语,或避而不谈。五是陈腔老调,乏善可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容大同小异,甚至完全重复,会议发言也都是陈词老调,问题年年找,措施年年定,保证年年下。
4.整改措施难落实。有的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时,只注意摆问题、找原因,而不注意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有的措施制订了,但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实际工作中难以得到落实。
二、原因分析
l、认识不足。对当前坚持民主生活会制民基层党员干部主要存在三种模糊认识:一是过时论。认为基层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现在搞市场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思想认识也是正常的,民主生活会这一党内生活的形式已不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和人们的思想实际。二是无用论。有的认为班子成员天天在一起,性格、脾气平常了解地差不多,再坐在一起召开民主生活会没必要;有的认为目前党风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政策、环境、体制原因造成的,单靠民主生活会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三是思想有顾虑。有的认为民主生活会上讲问题、揭短处,开展批评屏不好会激化矛盾,影响到班子团结,不利于稳定;有的认为,现在党风还不很端正,坚持原则,敢于批评很可能会遭到报复、冷落和排挤;有的自身有问题,自我批评不深人,开展批评怕引火烧身;让别人捅出底子,干脆采取明哲保身或投桃报李的做法。
2、基层组织自身建设乏力。基层组织建设状况好,民主生活会质量就高;基层组织自身建设有问题,民主生活会就坚持不正常,甚至流于形式。一是内部不团结,不敢开。少数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整体素质不高,班子内部松散,矛盾较多,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猜疑,隔阂较深,使他们对民主生活会心存顾虑,担心触及实际问题,致使一些单位民主生活会长期“搁荒”,即使开,也是敷衍应付,避重就轻。二是方式方法不对,不会开。有的单位负责同志缺乏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引导班子成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结果民主生活会不是开成了“你好我好”走过场的“太平会”,就是开成了“你争我斗”互不服气的“吵架会”。三是一把手带头作用发挥差,开不好。有的“长官”作风严重,放不下架子,摆不正位置,不能以一个党员的身份参加民主生活会,不能平等地和其他班子成员进行交流,习惯于居高临下,听不进不同意见,不允许有“杂音”,不能正确对待提不同意见的同志,导致其他同志心存顾虑,不能坦诚地开展批评。
3、部分同志党性观念弱化。一是好人主义抬头,党内庸俗风气严重。凡事怕引火烧身,对问题视而不见,当老好人。二是见风使舵,不坚持原则。抱著“别人不说,我也不说,大多数人说,我也跟着说”的态度,察言观色,人云亦云,真伪不辨。三是心胸狭隘,大局意识差。本位意识、个人意识严重,批评下级,怕失去种众基础,降低威信;批评同级,怕得罪同事,影响关素;批评上级,怕打击报复,影响提拔使用。于是息事宁人,一团和气。
4、指导监督不到位。一是评估标准不具体。上级党组织在评价考核基层民主生活会时,仅把坚持制度、履行程序、按时召开作为标准,而不能认真检查班子成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程度,没有把解决班子中存在的问题放在首位,导致“重形式、轻内容,重程序、轻效果”的现象。二是指导不力。有的对基层召开民主生活会重视不够,指导时缺乏针对性;有的对下属单位存在的问题分析把握不够,重视对会议过程的指导,而对会前准备和会后整改重视不够。三是上级监督流于形式。近年来,一些地方虽然也坚持了上级党组织派人参加下级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报告、督查等制度,但有些制度基本走了过场,流于了形式。四是缺乏群众参与。各级召开民主生活会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了领导班子内部的事情,有的甚至开成了领导班子内部的“闭门会”,群众的意见吸收不进来,查找的问题群众不知道,整改的情况群众无法监督,缺乏应有的透明度。
5、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商品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到党的政治生活中,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力度有所弱化,一些单位用各种经济手段代替思想教育和思想批评。另一方面,有的同志消极地总结历史教训,在批“左”中把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也给丢掉了,甚至对党内思想斗争心有余悸,望而生畏。致使一些单位一提召开民主生活会,就反复强调“不搞群众运动,不搞人人过关”,就怕出乱子。此外,封建社会的中庸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
三、对策建议
l、深化认识,提高自觉性。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参与者参与意识的强弱。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观念、大局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具体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进一步深化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解决党内自身问题、推进党的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正确分析市场经济对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树立越是经济发展、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坚持开展党的生活的意识,自觉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不断进行自我约束和净化,去掉自己身上的政治灰尘,完善解决自身问题的机制,保持党的生命力,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发展。二是进一步深化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维护团结、增强基层班子战斗力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一个班子不团结,不是批评多了,而是批评少了,如果放弃批评与自我批评,企求无原则的团结。决不会有真正的团结。只有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才能让班子成员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矛盾、误解放到桌面上,坦诚地交流意见,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才能避免背后议论、相互猜疑、互相拆台现象的发生,增强协调,发挥好整体效能。三是进一步深化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关心爱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重要性的认识。要结合经验教训,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深刻理解“批评是爱、袒护是害’”的道理,通过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深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班子成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早提醒、早预防,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患于未然,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
2、规范程序,增强严肃性。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既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又是一项严密系统的工作,必须严格程序,保证民主生活会扎扎实实的开展。今后基层民主生活会每年以集中召开1次为宜,遇到重大问题和工作需要也可随时召开,防止因次数过多、精力达不到而走过场。召开时要结合对基层班子年度考核来进行,大约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具体要抓好六个环节:一是确定会议主题。根据新形势层级任务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抓住群众关注、比较突出的1至2个问题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二是广泛征求意见。单位党组织要组织召开一次一定规模的座谈会,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上级党组织要派人组织对基层班子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在一定范围内发放征求意见书,并负责进行整理汇总,连同其他方式征求的意见和测评情况,一并向班子和个人反馈。三是搞好思想剖析。每个班子成员要围绕会议主题,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和群众的意见,深刻剖析问题和不足。有书写能力的,要形成书面材料。主要负责人的剖析材料要上报上级党组织审核,班子其他成员的由主要负责人审核,对剖析不深刻、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剖析和撰写。四是组织开展谈心。班子成员之间互相开展谈心,以化解矛盾,增进团结。要做到“三个必谈”,即一把手和其他班子成员必谈,以掌握情况,对民主生活会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工作有失误和问题的班子成员必谈,以帮其认清危害,分析原因,明确方向;有误解和隔阂的班子成员之间必谈,争取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会前。会前准备工作就绪后,要将开会时间和准备情况报告上级党组织。五是会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上级党组织要派人参加,一把手要带头发言,实事求是地检查剖析自己,诚恳地对其他班子成员提出批评,并虚心接受班子其他成员的批评,为其他班子成员做出榜样。班子成员发言时,采取“一人谈、众人帮、逐人进行”的方法进行,先自我批评,后开展批评,敞开思想,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六是制订整改措施。对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属于班子集体的,要进行集体会诊,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属于个人的,由个人制订出整改措施。整改方案和措施要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要在单位内部召开通报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3、加强监督和指导,保证实效性。搞好外部监督和指导,是提高基层民主生活会质量的保证。要抓住“会前、会中、会后”三个环节,全过程、全方位地搞好监督和指导。一是提前介入。对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上级党组织要统一安排,派出专门的工作指导组,负责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的意见收集、反馈,民主评议,组织谈心交流,会中引导,会后的整改督促等项工作。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基层单位的情况,把问题吃透,保证指导有的放矢。二是把握好开会时机。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报告和准备工作情况要严格审核把关,坚持做到时间服从质量,防止因准备不足而草率开会。具体把握上,要坚持好“二不”原则,即:没有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不能急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没有认真开展自查、找不准问题或原因分析不透、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没有认真反思的,不能急于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班子成员没有开展谈心或只进行了一般性交换意见但成员间不能坦诚相见、未能取得相互谅解、没有打好思想基础的,不能急于召开民主生活会。三是搞好会中引导。指导工作组要与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一起,引导开好民主生活会。对个别偏离会议主题、空洞无味的发言要及时提醒,防止漫无边际,泛泛议论;对个别借题发挥、纠缠细枝末节的,要及时予以制止,避免会议偏了方向;对有些问题谈不透、谈不深或没谈出来的,要及时加以引导,必要时可主动帮助出题目,送引子,就某个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四是要明确衡量标准。民主生活会缺乏内容上的规定性,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衡量标准不具体是导致有些基层民主生活会走过场的重要因素,必须明确衡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标准。当前自我批评质量应主要看:是否鲜明地讲出了个人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讲清其表现,认识其危害;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是否有正确的态度,并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回答;是否从领导班于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本地本部门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典型案件中总结和吸J人衡量开展批评的质量应主要看:班子成员之间是否相互开展了批评;批评是否触及到被批评者的主要问题,是否从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帮助分析原因。对问题较多又不认真开展自我批评的同志是否进行帮助并促其改正;通过批评,是否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要用这些标准来衡量和指导基层民主生活会,对达不到要求、效果不明显的要勒令改正或重新组织召开。五是要搞好跟踪督导。民主生活会结束后,上级党组织要继续跟踪搞好督导,督促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对那些问题比较突出。班子自身解决起来有困难的,上级党组织要帮助解决。对涉及上级党组织的问题,上级党组织要带头整改;为基层做出样子。
4、健全制度,强化规定性。一是建立群众评议制度。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标准,吸取群众参与评议民主生活会的全过程。参与的范围,村级可以是党员和群众代表,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吸取不同层面的代表至少20人参加。会前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参与群众的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除涉及党内秘密,一般都要吸取参与群众旁听。批评与自我批评结束后,要组织参与群众对班子个人发言情况进行评议。评议分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情况。基本满意和不满意超过三分之一的,不予通过,同时应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重新组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改情况要及时向群众通报,并组织进行评议,大多数群众满意的方可通过。二是改进上级派员参加民主生活会制度。改变过去只派一般干部参加下级民主生活会的做法,下级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时,上级党组织要指派一名领导班子成员或由组织、纪检部门负责同志带队,组成2至3人的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监督民主生活会的召开。会后,上级党组织要集中所取指导小组的情况汇报,对工作不认真、指导不到位的要提出批评。三是完善基层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和内部通报制度。基层单位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情况及准备召开时间要提前报告上级党组织;会后要形成专题报告,包括个人发言材料、原始记录等一同报上级党组织;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下级党组织也要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上级党组织要严格审查把关,并及时作出批复和通报,对弄虚作假、应付公事的,指导搞好整改,并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整改情况台账管理制度。对基层民主生活会查找出来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上级党组织要建档立卡,实行台账式管理。对已整改的问题,由上级党组织负责验收并销号;对整改不及时或效果较差的,由组织出面找其谈话,提出批评,限期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