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组织建设 >> 内容
 
开创“网络党建”全新领域
发布日期:2005-04-07   浏览次数:  字号:〖
 

   
    即将过去的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本世纪末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席卷全球为标志,人类社会正步入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它带给我们的将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飞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机遇。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地指出:“信息传播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革命。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的速度与效果都有显著增大和提高。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江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现代社会的变革与进步,使现代化的内涵不断扩大,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使党的工作面临大量的新课题、新矛盾,需要我们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加以探索解决。这其中既要有思想理论体系的创新,也要有工作方法、工作手段的创新。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迅捷、高效、新颖生动的信息传播表达手段,更有效地使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开创“网络党建”全新的党建工作领域,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本文拟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执政党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及鼓楼区如何开展“网络党建”的实证与建议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与论证,旨在以全新的视角论述“网络党建”这一具有时代与战略意义的党建新课题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国际互联网,其建立的最初始目的是为全美军事机构提供计算机通讯。20世纪80年代改称为INTERNET(国际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度远大于过去的任何一种曾经使用过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高效性的特点使信息容量不受限制,传输速度快,时效性极强,在几秒钟内信息可发送到全世界所有用户,而不受地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约束;迅捷性的特点使其更新速度快,功能强大,可以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在一起,采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集合,通过浏览器使用户能方便、快捷地阅读和检索,获取海量信息;交互性的特点使其交互功能强大,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联系,甚至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以几何级数迅猛增长,据美国商务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世界使用互联网的人,1996年尚不足4000万,随着ATM技术的采用,带宽和安全问题的解决,网络联入十分方便,数据传输更加快捷,传输速率达到每秒数百兆,到目前为止,全球有170个国家和地区的2亿台计算机联网,用户已超过了1.5亿人,预计到2001年用户将达3亿人。互联网自1994年登陆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0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已高达到1690万,联机电脑650万台,有WWW站 点27289个,中文域名71727个。互联网异乎寻常的增长速度震惊了世界,所有目光都投向了这场围绕半导体和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掀起的数字化革命。

  互联网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商业、科研、教育、文化交流、新闻传播、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重要手段。人类正迈入一个以网络为主要技术支持的信息时代,生活方式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世界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它克服了传统人际交流包括媒体交流的相对独立性,成为一种超地域和跨国界的交流方式;它打破了现有国家概念中特有的“地理”和“国境”界限,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社会”或“网络社会”。一个普通用户,简单到只要具备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就可以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千年夙愿, 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小的“信息地球村”。在不久前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上,有的专家学者认为,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的空间--虚拟世界。按照波普尔的理论,虚拟世界属于“世界3”,它对人类社会的特殊意义在于:它为人类提供了新的中介系统,提供了一个符号化的世界--“比特世界”;它为发展人类知识,进而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增强了人在知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预测是和选择能力;它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和享受创造了生活条件。

  二、党的现代化建设使“网络党建”成为党建工作一个全新的领域和研究课题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国家要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关键在于党。”在谈到有关“法轮功”的问题时,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充分重视因特网的作用”。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执政党,固然可以通过覆盖全社会的各级组织系统的支撑及与其他社团组织的广泛深入的联系,保证自己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国家的政治稳定性。但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有必要从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出发,从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待和促进党的建设;从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责任出发,研究探讨党的现代化建设和党的现代化,不断创新党的执政领导手段,巩固党的执政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信息网络时代对党建工作的挑战及应对之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1、对开展“网络党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

  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各级党委都要增强阵地意识,……真正做到‘守土有责’。”互联网的发展及影响启示我们:“网络社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更不能成为党建工作的“盲区”。开展“网络党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体现在:

  开展“网络党建”是建设一个先进政党,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领导计划经济到领导市场经济,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客观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明了今后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对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一个先进政党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跟上时代步伐,把握科技发展潮流,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网络党建”应当是党建工作实现领域和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守土”的一项重要举措。
开展“网络党建”是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保证。一种传播方式便是一种思想文化传播的途径,掌握一种信息方式便拥有了一种传播某种思想文化的权力和影响力。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时刻不忘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行“西化”,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渗透、诋毁和攻击。国际互联网的首创者美国就极力主张“各国政府应拆除全球互联网扩展的人为障碍”,以实现“信息自由流通”。针对香港、澳门回归,台湾、西藏问题,“法轮功”问题及其他中国政治、法律制度,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和媒体电子版,每时每刻都充斥着对我国的攻击性言论;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文化入侵也势头正猛,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政治、社会和法律等主流意识形态及价值观构成了冲击,使一部分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包括大量网民)思想造成一定混乱,使国家的政治稳定及政府形象受到损害。凡此种种,警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加大在互联网上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力度,沉着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地、积极地将互联网的巨大优势为“我”所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服务,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用现代手段开辟网络虚拟空间的党建新领域,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和声音,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开展“网络党建”也是适应社会变革,密切党群联系的重要手段。网络时代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网民。这一社会群体主要是青少年、知识分子、国家公务人员和外企、私企中的“白领阶层”(即社会中高收入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我国1690万网络用户中,40岁以下的占93.22%(其中35岁以下的占87.63%),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8%,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占63.55%。这个阶层的其主要特征是有知识、有思想,对社会变化敏感度高、生活水准较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群众基础。同时,这个群体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单一教条式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接受程度不高。因此,需要我们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去影响和凝聚已经形成的这个深受网络传播影响的网络受众群,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部性、相对封闭性的不足,以社会性、开放性的工作手段,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提高他们抵御西方思想和殖民文化侵蚀的“免疫力”,拥护党的领导,进而密切党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基础。

  开展“网络党建”还是提高党建工作层次与水平的重要途径。传统党建工作中诸如单一的读书读报式组织生活方式等手段、方式中已有许多不适应之处,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将现代网络技术导入党建工作,开展“网络党建”不仅是手段和方式创新问题,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找到了一个在承继传统党建有效经验基础上,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接口。开展“网络党建”,通过电子办公、电子信息传递,将极大地简化繁琐的日常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时效性,传统党建工作在“插上科技翅膀”后将增添新的活力,提高党建工作层次与水平,开创出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天地。

  2、网络技术导入党建工作领域的初步实践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新闻、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引起注意。目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已尝试将它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开设了相关的主页和网站;2000年7月1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开通了全国第一个组织工作专业网站;同年9月,南京市鼓楼区委在省、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由地方党委主办、内容涵盖组织、宣传、纪检、统战、党史、群团等整个党建工作,融党史文献与经典著作检索、党建理论研讨、基层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先模人物介绍等于一体的专业党建综合性网站。同时成为链接互联网上已知“红色网站”最多的网站,为广大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提供了一个了解最新党建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研讨党建理论的载体。此后,其他一些党建专业网站和个人主页相继建成。“北京党建”、“鼓楼党建”和《支部生活》、《组织人事报》电子版等开通不到半年,累计访问者人数已达50万人,充分表明了互联网的影响力。目前据“鼓楼党建”网站搜索查询,在互联网中文网站中,以党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网站、个人主页已有38个。此外,各省、市级党委职能部门还有一批职能工作主页,标志着各级党组织将网络技术导入党建工作领域已开始起步。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虚拟空间里,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载体的党建工作主页、独立网站的数量甚少,在互联网中文网站中所占比例不到0.5‰,且功能单一,都是各地方党委或地方基层党组织自行建立网站、主页,自行维护和经营,水平参差不齐,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的、统一推进实施的“网络党建”体系还没有形成,迫切需要全党上下提高认识,加快步伐,迅速占领互联网阵地,使之成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阵地,开创一个党建工作的全新领域--“网络党建”已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3、对开展“网络党建”的初步认识与思考

  “网络党建”目前只能算是一个模糊事物,在国内媒体、领导人讲话和专业刊物上尚未有人提出这一名词,对利用互联网开展党建工作的研究文章亦十分缺乏。因此,我们认为,当务之急一是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提高对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网络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传统党建是“网络党建”的基础,“网络党建”是传统党建在信息传播、工作方式和工作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二者共同构成网络时代完整的党建模式。网络党建的应用,使得传统网建具有了现代化网络时代的特点和新任务:一是加强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交流、沟通和联合,团结全世界无产阶级,壮大红色世界的力量;二是能更全面地把握国内外形势,从而制订出合乎国情和民心的高质量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永远保持前瞻性、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三是更广泛地获取和发布信息,汲取全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借鉴和推广好的做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打破地域、国界和意识形态的限制,向全世界人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四是极大地提高党的反应能力,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五是扩大参与面,使广大党员、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能便捷地了解到自己所关心的事,更广泛地授受党内处人士、民主党派的监督,倾听人民的呼声,吸纳更多更好的建议,增强党建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

  二是迫切需要明确“网络党建”的内涵,指导实际工作开展。“网络党建”,是党建工作现代化在工作领域和工作手段、方式上的综合创新,是时代与科技发展给党建工作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它是党建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我们认为,其内涵大致上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明确互联网同样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网络党建”是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是与传统党建中的企业党建、农村党建、城市街道社区党建等有着同等重要性的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的新载体。

  第二,“网络党建”应借助于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技术支撑,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党建工作信息发布,开辟网上党校、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等党建阵地,同时将大量频繁的党务管理和日常工作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以数字化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党的建设和党务工作管理服务的综合运行新模式。

  三、对“网络党建”发展进程的建议和思考

  “网络党建”作为一个新事物,其建设与发展必须结合党的建设已有的成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从战略高度认真研究、系统规划、分步实施、上下联动,以全党的力量共同推进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的实践。建议可分为2个阶段进行:

  1、起步发展阶段:全力推进“党建上网”工程

  这是“网络党建”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国各级党组织充分开发网络资源,广泛“布点设站”,抢占网络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提高互联网上党建工作覆盖面,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数量众多、有一定规模、信息量巨大的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网站信息传播系统和电子化党务管理集成系统。网站信息传播系统的任务是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成就,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信息资源;电子化党务管理集成系统的任务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创新党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全面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实现党务日常工作的现代化。

  党建网站信息传播系统的建立,可以采取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首先建立起“中共中央党建网站”或“中央职能部门党建网站”,统一发布权威性的信息,成为网上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中枢信息源,并与国家级电子新闻媒体共同构成现代信息传播网络群。其次是推行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上网工程”。由中央或省、市委制定政策,象推行“政府上网工程”一样,迅速推行“党建上网工程”,要求全国区(县)级以上党委利用同级政府已建或将建的网站资源,加载或挂接党建子块或建立各类具有独立域名的党建专业网站。同时,鼓励其他党组织在有组织有领导的前提下,建立各种党建网站或主页,共同组建起互联网上的党建工作“集团军”。再次,可在省、市一级实行党组织党建工作主页、网站系统链接,实现资源共享,在互联网上形成集团链接效应。与此同时,区以上党校可联合开发党校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加快党校教育现代化步伐,扩大党校教育覆盖面,提高现时党员日常教育的层次与水平;省、市级各类党建刊物亦同时推行电子版,形成党组织、党校、党建刊物共同上网、相辅相成、层次分明、各尽其职的网络党建工作新格局。电子党务管理集成系统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全面导入党务日常工作中。如已有的党内统计计算机系统等。有待开发的还有党内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党建工作电子台账系统、党员志愿者网站管理系统等。党内GIS系统就是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分布信息按地域、行业、层级等分类集成,使任何一级党组织在局域网上可随时了解信息,组织协调党内各项工作,此系统在社区党建中可发挥较大作用。

  2、发展阶段:构建网络时代的现代化“网络党建”模式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依托已建立的自上而下的网上党建系统,开展具有网络时代、技术特征的“网络党建”,包括建立网上新闻信息发布渠道--发挥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中的时效优势,在第一时间发布即时新闻,使各级党组织、党员和广大网民以最快速度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避免不良信息的影响,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党在互联网上的“喉舌”作用。建立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经典著作、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文献资料上网,形成网上强有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理论思想武器。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可将优秀的文化作品(影视、文学、书画等)上网,使人们在欣赏浏览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熏陶与灌输;也可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等,对人们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发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效应。建立网上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定期发布党建理论研究成果和世界政党动态等,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关注理论热点,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指导具体工作实践;也可开设“热点问题论坛”等,引导人们采用“留言板”、“网上聊天”等形式,发表意见,统一思想等;同时也可成为各地各级党组织交流工作经验的载体。建立网上党校--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实施网上远程教育,提高党员教育质量,使权威的声音能直接迅速地传递给每个上网者,使每个党员都能在“网上党校”深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此外,还可开展网上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将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志愿者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一支专业化、志愿化、网络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使某一地区的百姓都能通过网络找到帮助解难的志愿者。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社会美德,净化社会风尚。“网络党建”还应包括网上党风廉政建设、网上统一战线工作、网上群团工作等。同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公选制、公示制等工作也可借助网络技术得以实现;党报党刊等也可采用电子版形式发挥更大的作用。

  经过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网络党建”模式初步形成。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的努力下,“网络党建”还有许多可开发的空间,网络技术的运用还有很大的潜力。有理由相信,“网络党建”大有可为,必将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将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