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组织建设 >> 内容
 
执政党:改革的领导核心
发布日期:2005-08-19   浏览次数:  字号:〖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ads.people.com.cn/js.ng/channel_range=1/40531/49150/49152/&channel_id=49152&PagePos=10&size=350250&site=people"> </script>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动力体系,而在这个动力体系中党处在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理论上清醒认识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党推进改革的有效途径,对在新形势下搞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动力体系的三个层面

  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动力体系。改革动力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是动因系统,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的动因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的动力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社会的矛盾运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是在矛盾运动中向前发展的。在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中,基本的矛盾是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就会要求打破过时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所以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改革的动力之源,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动力源泉。

  第二方面的动因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世界的发展而孤立进行,必须通过改革使中国的社会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历史前进的方向。当我们通过改革解决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时候,对我们改革发生作用的决不仅是国内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有国际环境的趋势。而在国际环境中能够成为我国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的,是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在当前的历史时代,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三大潮流,即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新技术革命加速发展的趋势。它既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又使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为适应这三大趋势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

  改革动力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是力量系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通过社会力量来实现的,而在社会发展中始终推动历史前进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是推动改革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广大群众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决定改革事业的前途命运。

  改革动力体系的第三个层次是领导和组织系统。我们党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执政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使其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所担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利用自己所处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实践,成为运用党的组织力量和国家政权力量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在改革动力体系中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党提出的改革任务和战略部署,制定的改革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引着我国改革前进的方向道路。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改革的得失成败。

  其次,党是人民群众改革实践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当今中国只有我们党能够把最广大的群众团结起来,共同为改革事业而奋斗。

  第三,党能够运用国家政权力量组织改革实践,巩固和推广改革成果,而且能使群众的改革试验成为政府支持的行为,使群众改革的成果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巨大的效益和影响。

  党如何在改革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动因。其基本要求就是对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研究现行的制度、体制、方法等,哪些需要继续加以坚持,哪些需要发展和完善,哪些需要根本变革,从国内外实际出发提出改革的任务和方针政策。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才能走历史必由之路,符合事物内在的必然性,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正确处理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改革中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把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要在改革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把群众的实践经验尤其是他们的伟大创造进行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所以为人民利益进行改革,依靠人民进行改革,按照人民意志进行改革,是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不断提高党领导改革的能力。改革是一个变革旧体制创建新体制的过程,党要成为改革的领导者,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自己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始终处在时代的潮头,引领改革向前发展。改革是对现存制度问题和弊端的革命,要涉及到某些人的切身利益,会遇到各种风险、困难和干扰。这就要求党既要有坚强的改革决心,又要善于应对各种挑战和侵蚀,在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应对改革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改革是群众自己的伟大事业,党领导改革的智慧、力量、经验和社会基础均来自人民群众,保持与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对共产党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党解决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保持与群众密切联系的能力问题。

  新形势下党所面临的推进改革的重大任务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在推进改革方面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

  在过去20多年,我国的发展举世瞩目,取得了辉煌成绩,但发展中的矛盾也日益显现出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我们要通过改革解决我国发展所面临的这些突出矛盾,使我国的发展逐步迈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我国社会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同时,我国的改革也要加大向全面改革方向迈进的步伐和力度。在坚持以经济改革为基础和重点、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要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形成社会全面发展与改革全面推进相统一的新格局。

  在全面推进改革中要着力解决新突现或者新出现的重大矛盾和薄弱环节,例如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和能源问题,对外开放中的国际竞争和贸易战问题,全面发展中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公平问题等。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取得新形势下改革的决定性成果,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人民论坛》 (2005年 第八期)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