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工作 >> 组织建设 >> 内容
 
结对帮扶:党群心连心
发布日期:2006-02-08   浏览次数:1191  字号:〖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金坛市创新地开展了以“三结对”(市领导联系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联村蹲组挂农户”、党员结对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活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先后与25个行政村、5000余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该市已落实帮扶项目206个,解决实际问题1508件,帮困扶贫资金达1066.09万元,为帮助经济薄弱村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政策倾斜,领导干部牵手经济薄弱村
修路架桥,经济薄弱村最缺的是资金注入!


  日前,金坛市洮西镇涑渎村锣鼓喧天、鞭炮齐呜,该镇今年最大的“民心工程”涑渎大桥建成通车。数千名干部群众参加了通车仪式,并称赞涑渎大桥是一座“连心桥、富民桥。”

  涑渎村是金坛市委书记徐惠中挂钩帮扶的经济薄弱村。该村境内的涑渎大桥年久失修,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安全,制约洮西镇东部三个村的经济发展。徐书记获悉后,多次到涑渎大桥调研,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心声,把涑渎大桥修建作为扶持涑渎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他亲自召集市有关部门、单位和洮西协商建桥事宜,并带领市法院、经贸局、中盐公司等部门、单位到涑渎现场办公,落实建桥资金,使这项民心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金坛市委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按照省“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分别结对联系1个经济薄弱村,并制定了帮助其找准致富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壮大集体经济等具体计划、措施和“脱贫”期限。该市注重政策倾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好事实事竞赛活动 开展“结对帮扶”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 “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其中《实施意见》要求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结对联系1个经济薄弱村,并落实帮扶特困家庭工作。市四套班子领导主动建立“三大机制”,一是建立健全调查研究机制,定期摸清帮扶村及当地资源基本情况,帮助贫困村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及年度具体实施计划,大力发展经济,使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有较快增长。二是建立健全项目帮扶机制,在贫困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发达地方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用工之间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帮助招商引资,有效开发当地资源;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与贫困村的开发性项目挂钩合作,帮助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为贫困村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三是建立健全资金帮扶机制,通过一定的资金注入,帮助解决贫困村在办公有房、饮水、用电、交通、通信、办学、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资金、项目、技能、就业等政策扶持形式,不断催化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截止2005年12月底,该市四套班子领导已为经济薄弱村落实资金392.20万元,帮助数十户特困家庭脱去贫困帽。2006年1月25日,该市四套班子全体领导还分别带上5万元余元,走访慰问了经济薄弱村和困难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

科技联姻,城区党组织“联村蹲组挂农户”
脱贫致富,老百姓最急的是缺少技术!

  金坛市委组织部为不断深化全市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双带”能力,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在各级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党员科技致富培训示范点活动,先后建立市级科技致富培训示范点16个。为发挥示范点的技术辐射作用,使其成为技术推广的窗口、脱贫致富的基地,该部要求城区党组织科技“联村蹲组挂农户”,并通过组织困难党员、群众现场观摩、技术培训指导,提供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深入扎实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不断提高“双带”水平,真正成为农村科学技术推广的窗口、农民脱贫致富的基地,成为科技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金坛市农林局、科技局等部门和单位党组织也加大了科技“结对帮扶”力度。农林局党委率先推出了“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贫户”的帮扶新模式,在全市建立1000户科技示范户,通过强化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信息服务、物质补贴等途径,落实科技惠农、扶农、富农新举措。

  “三结对”明确规定,市部门、单位党组织必须结对扶持1个经济薄弱村,其主要负责人同时要做好帮扶特困家庭工作,每年至少帮助结对村解决1-2个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要通过科技“联村蹲组挂农户”,科技兴农。活动开展以来,金坛市各级党组织注入“结对帮扶”资金达 428.995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于科技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兴农使金坛市“服务三农”步伐明显加快,不仅建成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40个,承办了全省“致福工程”实施现场会,还新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家,订单农业面积发展到20万亩;更重要的是,该市质量农业也取得新成效,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25只……

雪中送炭,5000余党员攀上“穷亲戚”
天灾人祸,困难群众最盼的是雪中送炭!


  社头中心小学的丁海燕对此感受更深,接连的天灾人祸,小海燕成了孤儿。金坛市民政局领导干部与她结成帮扶对子后,对她悉心关怀,成了她的党员妈妈。2005年春学期,小海燕小学升初中,党员妈妈不仅拿出8000元把她接到城里读书,还承诺她全部的食宿等费用,直到她完成学业。小海燕在日记里满怀神情地写道“有这样的党员妈妈真好!”

  市国土资源局广大党员在“结对帮扶”过程中,不仅先后捐款26600元帮助贫困家庭,还自发建立帮困基金,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也自发加入其中;市人事局党支部在组织党员做好“结对帮扶”工作的同时,还结合人事工作启动了贫困大中专毕业生“1234”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已帮助22名贫困大中专毕业生成功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在组织党员捐款12800元帮助困难群众的同时,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在增强困难群体造血功能上探索长效机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为进一步提高“三结对”工作运行质量,金坛市委组织部不断丰富和创新“结对帮扶”的内容和方法,先后建立了“三摸清四到位五必访六帮扶”工作机制,即摸清民情,摸清民盼,摸清民困;宣传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传统佳节必访,生产忙季必访,有了困难必访,子女开学必访,生老病死必访;政策上帮扶,技术上帮扶,项目上帮扶,资金上帮扶,销路上帮扶,生活上帮扶。截止2005年12月底,金坛市仅城区广大党员已从资金、项目、财物等方面“结对帮扶”特困家庭122.62万元,赠送物品折合人民币218290元。2006年新年伊始,金坛市委组织部又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采取多种形式,走访慰问好困难群众和建国前老党员,到1月底,城区党员对帮扶对象全部进行了走访,并送上100多万元的慰问金。隆冬季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用真情温暖了贫困群众的心……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810179 当日访问量:7946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