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社区和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3年,社区紧紧围绕“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造就社区新居民”这个主题,坚持组织推动、载体带动、群众互动的原则,着力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满足居民的文化生活要求,提升居民的文化层次,努力造就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新居民。
一、组织推动,创办《沁苑》内刊,提高居民综合素质
为了使广大居民能够更多地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更加详细地了解政府部门及社区内的大小新闻,2005年4月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经过研究,准备创办一份集国内外新闻、社区要闻、社区新风、百姓生活、居民健康、社区党建、社区警务、及文翠苑于一体的社区天地《沁苑》内刊,这一设想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邀请本镇的退休教师、老干部及镇广电站、文化站、党校、成校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认真研究、精心策划、细心编排;发动社区中的退休教师等人员收集社区新闻、百科小常识、生活保健、警方忠告、笑话等内容;发动有书画特长的党员及居民,开展征集书画活动,积极向《沁园》内刊投稿。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体现社情民意、传输科学知识、弘扬社会新风、传播政策、法规,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褒扬好人好事好家庭,鞭挞落后腐朽、愚昧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俗。2005年5月,社区推出了布局合理、主次分明的内刊——《沁苑》,并以每月1-2期的数量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至今已连续办了十六期。
由于《沁苑》内容丰富、布局合理、可读性强,宣传社区文化氛围浓,得到了社区广大党员、居民的一致好评,所以《沁苑》内刊的创办成为我们社区党组织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社区、学习型社区、卫生社区、健康社区、平安社区的一个举措;成为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不断提升社会品位和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途径;成为努力造就一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见义勇为、讲究卫生、爱护公物等社会主义新市民队伍的一个有效载体。
二、载体带动,举办社区居民学校,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随着新时期人们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真正做到让文化“进入社区、进入楼道、进入家庭”,今年四月份,社区经过认真研究,精心筹划,筹办了潘家社区居民学校。学校集社会形势分析、家庭教育、家庭理财、再就业、健康知识、安全常识、法制教育、环境与健康、书法、美术、音乐、棋牌、烹饪知识、政策法规、全民健康等讲座及培训于一体,于今年5月10日正式挂牌。我们邀请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工艺师及社区治安积极分子担任社区学校辅导员,为社区居民开展法律、维权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知识讲座;并邀请了区委党校的教师来校,为广大居民进行文化知识讲座。社区学校贴近实际、组织周密、安排合理,授课内容丰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思想品德修养,增强了居民的法制观念,不少居民在听了社区居民学校的讲座后都说这个学校办的好,办的值。
三、群众互动,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文化层次
一是加强宣传。我们在镇区设立了两块宣传黑板报、五个宣传橱窗,由社区干部和部分社区党员负责,采用张挂横幅、发放资料等多种途径,围绕社区党建、社区文化、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年5月,社区党组织协同组织镇文化站、广电站、妇联等部门,开展“和谐社会、和谐潘家、和谐社区”宣传月活动及家庭演唱活动,进一步宣传潘家文化,提升社区形象。二是开展便民活动。我们对外开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使广大居民有了健身活动的好去处,还组织党员、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不定期地到镇中心地区,宣传社区文化理念。三是制作便民联系卡,建立互信互联机制。联系卡上包括火警、天气预报咨询、镇办公室以及镇各机关的联系方式,方便了居民的联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四是志愿者服务。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千家愁、暖万人心”等各类志愿者服务及多种多样的文化、文艺宣传活动,来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社区党员的关怀,展示党员的高尚品质和风采,全面提高党员在居民中的信任度,为创建文化社区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我们社区党组织将在保持现有的社区文化阵地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新内容,造就新阵势,提升社区居民素质,培养新居民。在上级有关部门及镇党委的领导下,以良好的工作态度,热情的工作方法,在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把社区的文化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