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东社区位于洛阳镇镇区东部,面积1.8平方公里,住户1700余户,总人口9300多人,党员67人。社区下设19个居(村)民小组,其中镇区地段15个,农村部分4个,是典型的“村居合一”型社区。近年来,为了便于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推进社区工作的落实,我们结合“村居合一”型社区的特点,大胆尝试、锐意创新,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的组织构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主要做法是:
一、顺应形势发展,调整社区党组织机构设置
2003年,洛东社区由洛东村和洛阳居委会合并成立,是一种由居委会和行政村组成的典型“村居合一”型社区。针对这一实际,如果我们还按照以前的模式开展工作,将不适合新型社区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完善组织机构设置。因此,我们本着“便于开展活动,便于管理服务”的原则,按照《党章》的规定,成立了洛东社区党总支部。党总支再按照社区内党员分布和活动能力状况设社区一支部和社区二支部两个支部,社区一支部以农村党员为主,社区二支部以退休党员、事业单位党员和流动党员为主。在两个支部内建立了5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各确定1名党员中心户。最终形成了“社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社区党组织结构层次。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完善,为社区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科学的组织基础。
二、理顺组织关系,完善社区党组织运行机制
针对调整后社区党总支各支部的特点,为了社区各支部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带领村(居)民为创建繁荣、稳定、和谐、文明的社区开展好工作。我们按照“大社区,大党建”的思想观念,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充分发挥各支部的自身优势,确保各支部在工作中做到密切联系、互动互补、共同推进。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党组织在运行机制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总体目标一致性。社区各支部在党总支部的统一领导下,把洛东社区建成平安、和谐的社区作为自己的共同目标。二是区域资源的共享性。考虑到不同的支部,在其区域范围内拥有不同的政治、组织、经济上的资源优势,党总支通过协调,把两个支部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三是学习教育的互动性。在学习教育方面,各支部都明确了自己的党员学习日,社区一支部把每月的最后一天作为党员学习日,社区二支部则把每月的10号作为党员学习日。党总支部充分利用各支部学习日的不同这一特点,积极鼓励不是同一支部的党员参加另一支部的学习活动,达到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而党总支则每年组织不少于4次的大活动,进行集中交流学习。比如春秋两季党员参观学习、“七一”建党大会和冬训活动等。通过学习交流的互动,最终达到共同推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工作重心的互补性。社区一支部以农村党员为主,平时支部工作侧重于农村工作,对“三农”问题关注多一点;社区二支部以退休党员、事业单位党员和流动党员为主,平时支部工作侧重于党员教育管理,积极发挥党员在社区管理、服务居民中的作用。党总支则努力从两个支部的差异中寻找结合点,从而达到社区一、二支部党员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目的。
三、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社区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法面面。为了能开展好工作,我们在完善组织构架和运行机制的同时,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确保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是加强社区党务干部建设。我们本着“精干高效、义务尽责”的原则,合理选配了社区党务干部,总支委按3人配备,支委按5人配备,总支委、支委都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支委同时兼任党小组长。经过党员选举产生的党总支、党支部班子结构合理,有很强的战斗力。总支委员和支部委员中有从事多年党务工作的同志,又有有文化的年青同志,还有在经济一线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总支委员和支部委员团结配合,成为党总支、党支部顺利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其次是加强制度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我们党总支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绩效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再次是加强载体建设,丰富社区党建活动。根据社区建设的需要,我们以社区无职党员和年老党员为骨干,组建了党员志愿者队伍,对辖区内“游戏厅、网吧”进行监督,监督未成年人上网,对社区内“帮教”对象组织帮教。结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我们设立了党员卫生责任包干区,通过党员带头,广大居民齐参与,共同来改善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了关注弱势群体,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选择党性和能力较强、热心并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社区党员参加,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