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进区立足于解决村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岗位吸引力不够,来源不够足,能力不够高,影响力不够大”等“四个不够”的问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采取“四制一保”(建立健全村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提高、待遇激励和考核监督等四项机制,构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的总体措施,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立足选优配强,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以优化队伍结构为目标,采取“三选”措施,积极拓宽村干部选拔途径。一是注重从民营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致富能人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近年来共选拔122名民营企业主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二是注重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按照“四不变”和“两优先”的原则,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主要干部职位上挂职锻炼。目前,全区有96名优秀年轻干部在村挂职锻炼。三是注重面向社会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作为村主要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近年来,有116名全日制大学生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走上村干部的工作岗位。 着眼素质提升,建立和完善培训提高机制。大力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一是抓好学历教育。制订了《关于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实施“568”培养计划的意见》,依托电大、党校等院校,采取联合办班、委托办班等形式,明确了通过五年时间,使全区60%的村干部达到大专学历,使全区80%的45周岁以下的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目前,全区有600多名村干部正在接受学历教育。二是抓好集中培训。积极创新村干部培训形式,采取任职培训、提高培训、基地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优秀年轻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到高等院校深造、赴国(境)外培训,提升素质,拓宽视野,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近年来,组织3批1560人次村主要干部参加集中培训。三是抓好实践锻炼。积极推行和实施镇、村干部“双向锻炼”制度,选派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工作锻炼,选派村干部到镇机关、事业单位跟班学习,切实提高镇、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近年来,组织5批320人次镇、村干部开展“双向锻炼”。 营造岗位引力,建立和完善待遇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了政治、薪酬和保险三大待遇激励体系。在政治待遇上提出了六项措施:一是对优秀的年轻村干部,优先选拔进入镇党政领导班子;二是对任职时间较长、成绩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积极探索“提拔不挪位”有效的新的任用方式;三是对担任村干部30年和20年以上,工作勤奋、实绩明显、群众威望较高的村干部,分别由区、镇两级党委、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并予以表彰奖励和组织休养;四是对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优秀村干部,积极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五是对村主要领导,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并经组织考察,担任镇全民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六是积极创造条件,安排一定比例的镇党政机关公务员职位,面向优秀年轻村干部进行公开招考。在村干部薪酬待遇方面,按照“保底不封顶”的原则,明确规定了村干部的年基本报酬和考核报酬标准。其中,年基本报酬村党组织书记不低于上年度全区农民平均收入的1.5倍,其他村干部按镇规定的比例或系数确定,资金由区财政定额补贴和镇财政统筹解决。考核报酬一般按不低于本镇全民事业单位奖金发放标准,考核报酬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发放有困难的经济薄弱村由镇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在村干部保险待遇方面,待遇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符合参加社会保险条件的村干部全部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村一般干部的养老保险费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100%为标准缴纳,村主要干部的养老保险费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镇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150%为标准缴纳。实行村干部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可以根据村干部的所任职务和任职时间,参加社保机构的补充养老保险,费用由村和个人按有关规定共同承担。 规范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目标责任制。镇党委根据每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科学制定村干部年度目标。每年年底对村干部进行年度目标考核,在考核过程中组织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干部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结果占年度目标考核的30%,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年度考核报酬挂钩。二是建立和完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制度。积极发挥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做好村干部离任审计和村两委主要干部届中审计工作,届中审计面每年不低于30%,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布,对审计中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坚决予以查处。三是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村务民主决策程序,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都应召开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议,集体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提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确保措施落实,构建村干部队伍建设保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保障。积极组织实施村干部队伍建设三年目标任务,明确镇党委书记是抓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把村干部队伍建设列为镇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常加强督促检查和宏观指导,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力度到位。二是完善经济保障。根据全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大区、镇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切实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继续开展区级机关与经济薄弱村结对扶贫活动,促进经济薄弱村的发展。三是形成合力保障。区组织、纪检、宣传、农工、人事、民政、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及共青团、妇联等,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检查、督促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