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网 机关文化,是指把全体干部职工的力量统一于履行机关职能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机关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机关每个工作人员言谈举止、为人处事所带有的机关烙印和标签。 机关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齐抓共管、长期建设 一方面,机关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外延广博,包括了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人生修养文化、工作氛围文化、职业道德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方面,渗透于机关的管理等各个领域,体现于干部职工的行为、习惯、交往等各个方面,涉及各个部门、各个处室的方方面面。机关建设只有以先进的机关文化为指导,融入先进文化的内容,反映先进文化的要求,才能实现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和机关发展的健康和谐。 另一方面,机关文化建设是发展的,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只要这个机关生存发展,机关文化建设就不能停止,就需要不断完善、提炼、升华、发展。 因此,机关文化建设不单是党务部门的事,必须树立齐抓共管、长期建设的思想,做到系统思考,全面推进,各方协调,上下联动。要发动各个部门、各个处室广泛参与,在各自的工作领域自觉地体现并实践机关文化,努力为机关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内部氛围,使机关文化真正形成气候,使每个人在工作中受到无声的熏陶,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增强机关的凝聚力,使机关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机关文化建设要符合机关实际 机关文化建设离不开机关工作职能,必须为发挥机关职能服务,而不能为了文化建设而建设。这就要求在机关建设中必须把握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完善和明确机关文化的内涵和本质,要从机关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出发,在机关内大力倡导“埋头苦干、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严谨认真、团结和谐”的精神;二是在培育和树立上要加大力度、深入人心,使机关倡导的精神见诸行动,落到实处,实现干部职工对机关价值观由认同到自觉遵守的转变。 从机关的特点和工作实际看,机关文化建设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精良的干部队伍。这是创建机关文化之本。机关应在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等活动基础上,不断采取措施,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倡导一种精神,丰富机关文化建设的内涵。要从机关地位、职能等方面,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机关干部职工中形成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价值追求和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积极开拓、锐意改革的精神氛围。三是在总结实践经验、探索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对机关来讲,需要建立职责任务、项目流程和工作要求等工作规范以及办事、办文、办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借以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政务活动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四是培育机关良好的工作风气。机关的每一个职能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应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善于协调好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关系,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努力在机关内部营造一种团结融洽、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五是培育机关的内在文化气质。通过寻找建立有效的载体,力求在机关中形成一种庄重、高雅、大气的内在文化气质。 机关文化要着力于转化成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 机关文化的核心是机关干部的价值观,决定着机关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又是机关工作整体思想、行为及风貌的体现。机关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发挥机关文化建设的特殊功能,努力为机关工作创造出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内部氛围,使全体干部职工在工作中形成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养成有利于机关发展的行为习惯,促进机关的健康发展。因此,机关文化建设必须在机关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通过长期教育培训和一系列约束激励机制等具体措施,在机关形成既体现现代文明,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实用的机关文化体系,包括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团队管理、沟通渠道、培训体系、激励机制、绩效评估等,不断增强机关干部对机关文化的认同和融合,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转化为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具体来讲,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各级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弘扬机关精神,认真落实工作作风;二是加强基础建设,从抓制度建设入手,规范干部职工的办事程序和行为习惯。三是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创新学习理念和方式,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作者单位:人事部办公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