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宁区委组织部按照“让党委满意,让人民满意”的要求,坚持“三措并举”,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组工干部队伍。
一、提升素质,以能强部
应对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要求,以全面提升组工干部自身素质为出发点,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坚持把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江泽民文选》等内容作为学习重点,通过泛读、精读、研读,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把握,强化组工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突出中心、服务全局,切实抓好党务知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建工作政策法规学习,加强对经济、法律、管理、科技等方面的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坚持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兼顾,全年集中培训达到48个学时,参训率100%,每人完成调研文章1篇。目前,组工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00%,2名组工干部正在参加上海交大MPA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坚持让组工干部在多个岗位和基层一线丰富阅历、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努力把组工干部打造成为站在讲台上能讲、坐在办公室能写、参与经济工作能懂、沉下身子能干的干部。2006年,部机关2/3以上的人员通过交流轮岗、接访维稳、离岗动迁等各种方式进行了实践锻炼,基层组工干部也积极参与到所在街道、单位的重点工作当中,组工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统筹协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不断探索创新。坚持把创新作为提升能力的一项重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开拓工作思路,在组织工作的载体、途径和方法上寻求突破。2006年,积极试行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预告制,对部分领导班子党政正职拟任人选试行全委会票决制;启动干部退出机制、降职机制的探索工作,通过离岗退养、转岗交流、诫勉待岗、降职使用等办法,使干部“下”的渠道自然畅通、“出”的方式规范合理;结合区委换届,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业绩档案,为区委选人用人提供了科学依据;组建起动迁和招商引资两支队伍,探索了锻炼、识别、选拔干部的新途径;全面推进党务公开取得阶段性成效,探索试点“社会化招聘、契约式管理”新经济组织党务干部,红星集团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基层党建工作特色彰显、亮点纷呈。
二、规范管理,以章治部
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组织部门的管理规范到位、操作严谨有序。一是积极推行部务公开。进一步加大组织工作的“阳光化”操作,推行组织部门办事公开制度,通过网站、公开栏等形式,告知办事流程、联系方式,增强组织人事工作的透明度,落实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二是严格执行工作程序。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合理规范程序,公正执行程序,严格监督程序。具体操作中,坚持重大事项、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部务会集体研究决定,干部选任、评先评优等进行民主推荐、集体研究、结果公示,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格监督不放松,真正实现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三是全面构建监督体系。从党内外、部内外等多个层面,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聘请了组织工作特邀监督员,开设了部长信箱,开通了党员热线。对组织部门重要岗位、重要决策、重点工作、组工干部公道正派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通过约谈、走访、信函等方式,征求基层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对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改进,有效促进了各项工作。
三、改进作风,以干兴部
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倡导实干,讲求实绩,谋求实效。一是进行联系帮扶。建立并执行联系点制度,在基层街道普遍建立了联系点,经常性的深入基层走访联系,加强工作指导,培植先进典型,有效地推动各项工作。同时,部机关还与5个社区、1个行政村结成共建帮扶对子,先后捐款2900多元,为困难家庭、贫困学生送去关爱,拉近了与基层群众的距离,提升了凝聚力和亲和力,树立了新形象,展现了新风貌。二是加强督查落实。部机关全面落实了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根据全年量化目标责任阶段性工作安排,对各科室工作进行逐项分解,每周召开一次例会,自我检查一周工作的落实情况,认真安排下周工作,保证了各项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环环相扣,扎实开展。三是注重激励关爱。注重以人为本,实行部领导与组工干部谈心制度,在各个层面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注重激励关爱,通过多种手段,使荣誉、待遇、职务晋升、培训机会等向工作量大、业绩优异的组工干部倾斜配置,2006年有3名组工干部走上领导岗位,1名同志成长为科室负责人,营造了鼓励人干事业、支持人干成事业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