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5月25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我省开启反腐倡廉建设新天地
发布日期:2010-05-19   浏览次数:103  字号:〖
 

  近年来,我省围绕构建具有江苏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的新路子,形成了一批引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丰富党员群众参与监督的方式、推进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推行基层纪检监察资源重组……民主监督工作在我省基层已形成浓厚氛围。

  公开透明,让权力以看得见的方式运行

  5月14日,南京市民王先生从网上登录南京市政务大厅。打开“办理结果公告”一栏,他欣喜地发现自己申请的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许可证已经获得批准。“真没想到这么方便和快捷!准备好材料后,通过在线填报提出申请,仅隔一天,就获得了许可。”

  江苏省纪委、省监察厅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全面推进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建设,着力构建特色明显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省各地、各部门抓住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和关键环节,科学配置权力,对各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和适度分解;优化权力流程,精简办事程序,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实行风险防控,全面排查权力运行风险,健全完善防控措施;严格责任追究,加强考核评价,确保部门权力规范行使。

  经过3年的努力,全省共清理行政权力事项80352项,精简9591项,审核确认权力运行流程图90434个。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建设顺利推进,7103项部门权力事项全部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电子监察系统已然成型,部门权力的行使过程做到了可查可控、全程留痕。

  目前,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在江苏已经初步形成,实现了对权力风险的有效预防和实时监控。“江苏的部门内控机制建设作为源头治理的关键,既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找准了切入点,又为有效制约监督权力找到了着力点。”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江苏考察时这样评价。

  民主监督,拓展参与渠道、丰富参与方式

  推行党务公开,是方便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和权力规范运行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我省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民主监督新路径,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

  在宿迁,自2004年以来每年全市下到村“两委”负责人,上到乡科级、县处级干部,都要向党员群众报告勤政和廉政的情况,并公之于众,让党员群众“挑刺”和“追问”,干部要逐条作出答复。

  在睢宁,从2006年起,在村一级组织村干部开展“勤廉双述”,定期向党员群众代表报告勤廉两方面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询问与质询。

  在地方探索的基础上,省纪委先后召开领导干部勤廉公示、勤廉双述现场会,在全省进行推广,并把基层创新经验上升为制度规定。经过几年实践,我省逐步建成市厅级干部点题述职述廉、县乡级干部勤廉公示、村级干部勤廉双述等覆盖各级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体系。许多市县还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负责人公开述职述廉,探索建立党委部门新闻发言人、“人民评议员”评议党员领导干部等制度。

  “这种‘阳光下的考量’,着实让广大干部‘不敢越雷池一步’,真正让‘干部更慎独、党员不孤独’,受到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省纪委负责人表示。

  各级党代会代表,在深化党务公开、推进民主监督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射阳、句容等地探索发挥基层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通过党代表列席听证、询问质询、调查和提议等形式,对乡镇党委、纪委和基层党组织决策、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拓宽了监督渠道,深化了基层党务公开。

  去年,省纪委、省委组织部联合召开现场会,在全省推行党代表监督工作。目前,全省已有90%以上的乡镇开展党代表监督工作。有的地区还吸收党员参与,实行党群议事会、村站联动勤廉点评、党务民主听证等制度,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增强了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互动交流。

  资源重组,破解基层纪检监察体制难题

  多年来,人手偏紧、力量分散、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困扰着乡镇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农村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东海县的探索,令这一难题迎刃而解。2007年初,该县进行试点,重新整合乡镇纪检监察人员力量,组建6个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分片负责多个乡镇的纪检监察工作,使有限的人员力量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

  在全面论证的基础上,省纪委向省委建议在全省推广东海县的做法。到2009年上半年,各地全面完成资源重组任务。全省共组建纪检监察工作室341个,落实编制1862个,配备干部1295人,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村纪检监察工作新模式。

  改革打开新天地。我省各地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组建后,立足基层实际,认真履行职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有效解决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给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作室驻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办理一批疑难信访,查办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维护了群众利益,赢得了群众认可,全省乡镇一级共查办案件5783件。资源重组以来,全省341个基层工作室共为群众办实事2000多件,直接接待群众来访7015批次,查办侵占集体资产、挪用支农惠农资金、截留扶贫款、土地补偿款等违纪违法案件2563件。

  省纪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一些地方还将资源重组向市、县(市、区)延伸,拓展到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工作之中。统筹发挥乡镇纪委、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和村级监督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联建”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合力。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131119 当日访问量:4583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