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区把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农村党组织书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这三支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骨干工程来抓,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活力。
健全“三项机制”,加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一是完善选拔培养机制。注重从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中选聘社区党组织书记;组织实施“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任职;逐步建立和滚动调整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注重把年轻社区干部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党组织书记。二是强化管理监督机制。制定社区党组织书记年度目标责任书,年终向社区党员大会或代表会议述职,接受上级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深入推进社区党务公开,完善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三是落实考核激励机制。通过业绩考核、民主评议、群众满意度测评,对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奖励;通过定向招考等方式,将一批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优秀的可考虑进入街道领导班子。
围绕“三个目标”,加强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明显提高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发展村级经济、改善村居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确保全区90%以上的村书记达到“一好双强”标准(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二是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逐步形成以45岁左右为主体的梯次年龄结构,每村至少配备一名女干部和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并按1:2比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三是进一步增强保障措施。采取切实措施,着力提高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政治、薪酬等相关待遇,使村党组织书记待遇保障100%达到“一定三有(定岗位职责,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目标。
破解“三道难题”,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培养,破解“后备数量少”的难题。将有志于从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的党员,特别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或退“二线”、具有党建工作经验、经党务工作者资格认证的党员干部纳入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岗位空缺时,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等形式,优先从人才库中选取。二是强化培训,破解“素质不够高”的难题。对全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党员人数在5人及以上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由区委组织部负责进行培训;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由所在街道党工委负责进行培训;紧密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级党校、高校以及网络教学等资源和手段,采取专家讲座、业务指导、经验交流、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搭建平台,破解“作用难发挥”的难题。设立“党员示范岗”,深入开展“三无一先”(即:生产任务无拖欠、产品质量无次品、安全无隐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六个一”(即:掌握一门过硬技术、提一项合理化建议、创造一项有影响的业绩、帮助一名困难职工、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当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与城市先进社区、农村示范村党组织“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做出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