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30日闭幕,会上,我市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高新区、天宁区、戚墅堰区被中国科协宣布为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6个市(区)同时创建成功,为常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09年中国科协启动2011-201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以来,我市各辖市、区分别把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始终把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市科普工作取得成效。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成效显著,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普经费大幅提高,各创建辖市(区)科普经费均达到或超过了人均2元和总数不低于80万元的省级标准。最新数据显示,我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5.6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个辖市区各自的科普特色
金坛市:惠农兴村见实效。全市已建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15家,涉及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2009年以来,逐步形成了“服务站+协会”或“基地+农户”的多品种、多门类的综合配套服务模式。
溧阳市:围绕兴农富民,溧阳科普惠农工作实现跨越。建立了科协常委联系惠农服务站制度,为农户提供技术、人力和物力支持,有效推动了服务站的发展。创新农民科技培训方式,围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筛选制定75项培训菜单,让农户免费参加“点菜式”培训。
武进区:加强基础建设,构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上下争取、市场化运作的专业性、特色性、基础性的科普场馆建设有声有色。目前,已创建有国家级科普基地1家,省级科普基地2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8家。
高新区:动员全社会资源形成科普工作的合力,目前,全区已建成科技教育特色学校7所,科普教育基地14家。结合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高新区依托专题园区和骨干企业,组织了全国性的行业论坛。
天宁区:把创建工作与完善设施相结合,在重点区域新建或改造提升科普设施,新建了青山路社区科普活动中心、红梅实验小学科技体验中心。其中青山路科普活动中心是我市第一个区级自建的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
戚墅堰区:本着“科普为民、科普靠民、科普惠民”的理念,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题,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树立了一批科普品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