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党报:三公经费能否“晒”出公平公正
发布日期:2011-07-27   浏览次数:131  字号:〖
 

  公众对“三公经费”的期待,并非简单的“少花钱、不花钱”,关键要明明白白、合情合理。除公开外,公平公正也应更加强调

  近日,“三公经费”引发热议。98个国务院要求公开“三公经费”的部门,已有超过八成向社会“晒”出账本。

  公开,无疑是进步。把政府花钱放入“鱼缸”,体现建设透明政府、责任政府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姿态。更重要的是,“公开—监督—回应”的互动,能提升公众对政府的认同和信任,进而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正因此,公开带来的质疑值得珍视。国家人口和计生委是否有必要如此频繁地出国?水利部近亿元的公车费用是否都用在本职工作上?中科院平均每天高达27万元的接待费用花在了哪儿……回答好这些问题,是公开的本义所在,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

  公众对“三公经费”的期待,并非简单的“少花钱、不花钱”。政府部门正常运行,当然需要各种经费。行政成本的存在本身没问题,关键是这笔账要明明白白、合情合理。公务出国可以,顺便游山玩水则不应该;吃工作餐也可以,但“我为工作喝茅台”,公众肯定不答应。即便“三公经费”是零,也且慢鼓掌——没准儿,这要么不作为,能推的推、能拖的拖,该干的不干,该查的不查;要么乱作为,“堤内损失堤外补”,用车、出国、吃饭都找人埋单。前者是懒政,后者是腐败,公众都不愿看到。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923912 当日访问量:327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