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8月4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我省破除体制障碍打造名校名企 试点“人才特区”
发布日期:2011-07-29   浏览次数:88  字号:〖
 

  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成长、流动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力争在“十二五”末,20所高校进入全国百强,60家企业跻身中国500强。昨日召开的全省人才强省、人才强企工作推进会,提出一揽子具有创新性的目标、政策与措施。

  会议提出,到2015年,江苏高校办学水平、社会服务水平以及高层次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高校生师比调整到15∶1以下,其中研究型大学12∶1以下。全省高校校级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中有半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比例要达到50%,具有半年以上校外实践经历的高校教师达到30%。企业方面,到2015年,要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人才队伍,努力使江苏企业创新能力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集聚高地。企业R&D活动人员占全社会R&D人员总量的比重提高到85%。

  会议提出,要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发挥用人单位评价主体作用,对具备条件的高校,逐步下放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权,扩大高校教师职务“以聘代评”的试点范围。在激励机制方面,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完善人才资源、技术和成果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直接参与分配制度,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办法,使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教师倾斜。

  会议还确定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试点“人才特区”。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923912 当日访问量:327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