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江苏团组织延伸触角 唱响网络主旋律
发布日期:2011-08-15   浏览次数:179  字号:〖
 

  虚拟社会不能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盲区——最近,团省委的一份《开展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报告,鲜明提出这样的观点。事实上,让虚拟社会不再“虚拟”,近年在我省很多地方正演进为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动景象。

  化生为熟

  网上真情网下“落地”

  “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网络有发现的功能,一个网友的帖子就可能激起很大的反响,有一群人会持续地去投入去关注。很多在网络上活跃的人,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协调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资源。”盐城团市委副书记盛艳告诉记者,团组织正是利用网络,为“陌生人社会”找到了工作抓手。

  6月8日,盐城各地青年自组织代表60余人在团市委牵头下,在鹤鸣亭网站上成立了“见客”专栏和官方微博,围绕帮助留守老人夏收夏种,进行系列公益活动尝试。

  “好几年前,‘东进盐城’发了个帖子,为盐城仁智麻风病康复村的27名残老们求助,结果一下子引发了无数像我这样的网友的关注。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关心着这群老人,除了定期送米送油送药,还经常有网友去看望陪伴老人们。”盐城当地知名网站鹤鸣亭版主琼丹告诉记者。

  “现在我的QQ里有30多个群,其中2/3的群都是公益主题的。”琼丹告诉记者,网络是神奇的粘合剂,将许多有爱心的人“网罗”在一起。“从千奇百怪的网名你根本看不出,这个是证券公司的老总,那个是有千万资产的连锁酒店老板,还有公务员及媒体等各行业人士。”

  “有个参与‘麦田计划’的网友是阜宁地税局公务员,经他联络,该局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捐出500多册青少年读物和学习工具书,帮助安徽贫困山区小学建立爱心图书室。”琼丹说,这可谓是一次非常成功的“麦税行动”。

  化虚为实

  “干预”身边民生热点

  2010年3月,三阳广场地铁站在无锡繁华的市中心开始施工,不少市民怨声载道,认为地铁站过于密集,影响了市民生活,网络上甚至盛传无锡进入了“十月围城”时代。

  “为了让青年理解城市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不便,并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地铁建设对无锡的积极影响,我们发起了‘幸福寻访——从地铁1号线起航’活动。”无锡团市委副书记周子川说。

  无锡团市委请一个团支部做活动论证和路线勘探,依托二泉网络团委、无锡新传媒网、魔时网等网络渠道,以发帖的形式募集参与者,所有活动参与人员均通过网络征集,参与总人数达到2万名。“大家有骑单车的,有自驾车的,也有统一乘坐大巴的。沿路参观了胜利门站、三阳广场站、湖滨路站等站点,还在市中心向市民做了地铁建设、安全出行等方面的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周子川说。

  活动中,网友们还以普通无锡青年的身份给轨道交通建设工人的家人寄送一封家书。从“他感谢”到“我感动”,2000多封家书温暖了务工青年的心。

  “绿”“红”相间

  唱响网络主旋律

  32岁的张猛遇到了他人生最大的惊喜:在日前举行的“我们身边的好青年”推荐活动中,有近5000人向他致敬喝彩。此前,他默默无闻。

  王其红一直觉得丈夫张猛是个有上进心的人。4月中旬,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告诉她,网上正在进行好青年评选,她建议王其红看看。“看了参评条件后,我也觉得我老公够格。”这位羞涩的女青年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推荐自己的丈夫参加好青年评选活动。

  从中专毕业到自学本科再到考取律师资格证,从物业公司收费员到盐城仲裁委员会办案秘书再到仲裁员,张猛的成长故事传到了网上,很快被网友“顶”了起来。同样被网友力挺的还有热衷公益的90后中学生曹安之、打破外企技术垄断的博士宋国民、开通“阿健励志热线”的志愿者徐健等一大批青年。

  3月31日,团省委、省青联等开展“我们身边的好青年”推荐活动,百家网站联动,在全省范围内搜索。35天推荐时间里,专题网页浏览量达243万,网友留言近3万条,官方微博粉丝近15万人,不少网友还就好青年标准展开讨论,提出思考。目前社会各界已推荐出5000多名各行各业“草根”青年典型。

  “不求高大全,但求真善美。”团省委有关人士说,这些原汁原味的闪光点成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网上网下唱响了青年人见贤思齐的主旋律。“网络应该‘绿色’、唱响‘红色’。”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636520 当日访问量:7944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