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近期在接受《凤凰周刊》专访时表示:到2015年,江苏全省城市化率要达到65%以上,其中苏南地区将达到75%以上。
2011年3月23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布,纲要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江苏总体上已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正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省委书记罗志军更是明确表示: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是江苏“十二五”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
近几年来,江苏加大了城乡统筹建设力度,城乡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建设都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城乡建设、发展差距仍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面貌和村庄环境亟待改善。可以说,江苏的城市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江苏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0%,即使进入城市化相对稳定阶段,达到70%—80%的水平,仍会有2000万左右的农民。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过不上现代化生活,就谈不上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我们要在未来的几年里,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这个状况。”
当《凤凰周刊》记者请罗志军书记介绍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统筹城乡建设的目标和布局,罗志军说:统筹城乡建设,进一步改善村庄面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建设差距,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是今后5年全省城乡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江苏将在全省范围内推进“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全面实施城乡规划引导计划、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城镇功能品质提升计划、节约型城乡建设推进计划等“四大计划”。通过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到2015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其中苏南达到75%以上,苏中、苏北分别达到65%、60%以上,城市化发展总体上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乡村环境面貌普遍改善,村庄整治建设成效显着,城市功能和城乡建设品质大幅提升,大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乡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