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罕见雾霾,江苏半数城市遭污染
发布日期:2013-01-14   浏览次数:325  字号:〖
 

  罕见雾霾,江苏半数城市遭污染

  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综合治理才是出路

  这个周末,浓重的雾霾天气搅了很多人的好心情,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从一开始专家一味归罪于“天气”到昨天晚间舆论再度谴责PM2.5,人们似乎透过这罕见的“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看到民众更为强烈的治污诉求。

  江苏:过半城市严重污染,南京中重度污染

  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由东北往中部斜向穿越我国大部地区,北京连续3天空气质量达六级污染,气象台昨天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江苏也在“污染带”之中。省环保厅昨发布消息,称受我国中东部区域雾霾持续影响,我省过半数城市的多数检测点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300,达到严重污染水平。

  “脏!出门转一圈,鼻子里全是黑的!特别是经过围挡施工的地方,更脏。”记者昨天在南京街头附近看到,老人、孩子大多戴上了口罩。在药房买枇杷膏的南京审计学院大三学生陈未微告诉记者,“这两天嗓子很不舒服,咳的痰都带血丝。平时都戴隐型眼镜,这两天不敢,觉得眼睛里脏脏的。”在明华新村、莫愁新寓一些临街的居民告诉记者,尽管太阳不错,但不敢将被子晒到窗外。

  南京连续多日达重度污染。南京市环保局13日发布信息,南京PM2.5指数已达中度至重度污染等级。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张祥志介绍,周边部分城市也同步出现空气污染状况,呈现区域性污染特征。这与近期冷空气强度较弱,且无明显雨雪天气有关。

  据气象预报,14日我省局部地区仍将有雾,严重污染的空气质量状况一时不能缓解。预计1月16日前无较强冷空气影响南京,区域大气扩散条件仍然不利,污染仍将持续。

  成因:气象只是诱因,PM2.5仍是元凶

  南京市环保部门12日披露,造成此次污染如此严重和气候有关。因为冷空气前锋尚未到达时,通常会伴随着温度升高、气压下降、湿度增大等,有时会有逆温层出现,空气“脚重头轻”,逆温层就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在地面上,空气不能向上扩散,从而加重污染。

  气候原因是造成污染在大气浅层积聚的诱因,而真正的根子,还是PM2.5。记者注意到,12日,对此次雾霾成因大多定性在“天气原因”,而13日晚间,无论是官方还是中央媒体,都将PM2.5作为雾霾元凶“揪”出,使污染本源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新华视点”中天津大学城市环境与科学学院副教授马德刚分析说,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粉尘污染,北方由于城市内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城市供暖烧锅炉时产生的粉尘,工厂废气等都是造成雾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北方天气较为干旱,地面扬尘也是原因之一。

  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张祥志直言不讳:“从PM2.5来源来看,主要来自工业排放、建筑扬尘、机动车尾气等。”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喻义勇也坦陈:“气象只是客观因素,人为的污染排放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应急方案:南京12日夜人工增雨未果

  “在郊外守候了一夜,还是失败了!”13日上午,南京市气象局工作人员失望地告诉记者。原来,1月12日夜里,南京市环保局、气象局按照市政府要求,做好了人工增雨准备。由于降水系统偏南偏弱,不具备增雨作业条件,作业计划未能实施。今后几天的增雨条件更弱,预计不会再施行增雨计划。

  官方微博“南京发布”13日一早将人工增雨未果的消息及时发布,同时不忘人性化地说句“在野外守候一夜的战友们,辛苦了!”记者注意到,这条微博当天被转发187次。

  记者了解到,应急预案还包括加强监测预警,要求工业企业减少排放,工地严控扬尘污染,同时环保部门还和环卫部门多次协商,尽可能地多洒水,抑制灰尘蔓延。

  根据省气象台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计到1月16日,有一股冷空气将逐渐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将会自北向南逐渐消散或者明显减弱。张祥志分析,预计这次污染将持续到下周一才能有所缓解。

  记者注意到,江苏各地的官方微博都在污染天气中作出快速反应。比如新浪“平安常州”13日晚发出提醒:“中央气象台今天发布雾霾黄色预警:全国多地发生雾霾天气,常州也在雾区范围内。明天是周一,大家都要早起上班送孩子,雾天行车,慢字当头。”

  民生影响:呼吸道急诊周末增两成

  记者昨天在南京各大医院采访发现,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到医院挂急诊的呼吸道患者增多。南京市儿童医院本来冬季挂号就是长龙,昨日长龙更长。据统计,儿童咳嗽哮喘的就诊量这两天是过去同期的2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呼吸道门诊人数比平时多10%-20%。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林勇告诉记者,尽管冬天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周末急诊量的上升与雾霾天气直接有关。中大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晓震则分析污染天气的危害:“有句老话,叫做冬雾暗藏‘毒’。天气出现霾时,微粒直径越小,对健康危害越大。因为特小的微粒可直接侵入人体呼吸系统、肺部和血液,引发哮喘、肺癌、心脑血管病和其他疾病。”

  “苦恼人的笑”:民众诉求源头治污

  减少出门,还得运动,居民在抱怨中积极调整。记者12、13日在南京市龙江体育馆看到,刚到上午10点,全天的场地预订已是告罄。“以往都是晚上在户外健走,现在空气差,只能改到室内打乒乓球、羽毛球。”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费强告诉记者。

  减少出门,大家都宅在家里刷屏上网。于是,网上一片“苦恼人的笑”。最火的当数网民创作的“空气污染诗”:“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惜一罩掩面,白化妆了……尘入肺,有不要命者,还做早操。”

  “苦恼人的笑”里,喷发出“源头治污”诉求。网民翻出了历史上国外因颗粒物引起的空气污染事件,聊以安慰,也一起警醒——不真正杜绝污染源,当有人问你“幸福吗”,你一定会本能地摇头。

  橙色预警应长鸣。“如此大范围高密度爆发,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大家毕竟又一次警醒: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朱晓东教授说,“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095280 当日访问量:299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