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问政一把手卫生局长:基层卫生院如何让人信赖?
发布日期:2014-05-04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361  字号:〖
 

  不要总是责怪市民:小病也往大医院去挤;而要研究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怎样才能让人信赖?

  ——市卫生局长陈建国直面问题作出回应

  据市政协委员、二院阳湖院区血液科主任医师周民说,每天来血液科看病的有几十人,大部分是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常见病,其实,这些完全可以在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做初步筛查,但大部分市民宁愿到大医院排上几小时的队,也不愿到社区医院治疗,形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的现状。

  周民提出,可以加强医联体建设,使大医院与周边社区医院结成互助医联体,安排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坐诊。

  对此,记者本月24日采访了市卫生局局长陈建国。

  陈建国表示,我市刚刚出台《2014年常州市医疗联合体工作要点》,致力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格局。此次医联体建设就是采取区域资源共享、特色专科共建、对口支援帮扶等模式,通过共建专科建设、开展双向转诊、实施医疗资源共享、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医保政策、优化绩效分配方案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就医。

  陈建国说,区域资源共享型,就是以市区大医院为龙头,按区域划分,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帮扶型,就是以市区大医院为龙头,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对口支援,派出高年资医师到医联体驻点坐诊,提供诊疗、咨询及专科扶持。

  其中“共建专科”型医联体是本次医疗联合体建设的重点之一。为了破解市民对基层医院的不信任,将由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共建专科。由基层医疗机构负责病区、设备及人员配备,三级医院派驻专科骨干医生1-2名,并制定制度流程、入出院及转诊标准、组织专业培训等,做好传、帮、带工作。

  此次医联体的另一项重大改变,就是实现双向转诊。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预约诊疗,首诊病人上转,急诊危重病人转诊可通过绿色通道。三级医院对于符合下转指征的门诊首例病人,下转至基层医疗机构的共建专科治疗;对于住院病人急性期后和需要康复的病人,下转至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治疗或康复。

  为了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医联体内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率先在影像诊断、心电诊断、临床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方面实施医疗资源共享。

  据记者了解,目前初步有8所医院和30所基层医疗机构结成医联体,其中已有市一院、二院、四院、七院、武进人民医院5家医院与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共建特色专科11个。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651590 当日访问量:4338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