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迎考蓝藻治理 今年我市有460多项太湖治理工程
发布日期:2014-05-23   来源:常州晚报  浏览次数:195  字号:〖
 
  一年一度的太湖蓝藻治理又进入了“迎考”期
  
  今年我市要完成460多项太湖治理工程
  
  天气变热了,一年一度的太湖蓝藻打捞工作也开始了。虽说今年4月4日,我省就已经在太湖中首次发现了蓝藻,但和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的太湖蓝藻打捞工作开始得要晚一些,5月份才开始,比去年晚了十几天。
  
  就最近这些天的情况来看,每天的蓝藻打捞量比去年同期要少一些,多的时候一天700多吨,少的时候每天才100多吨。不过,真正的考验,是接下来的5个多月。
  
  完成太湖治理的目标任务,首先要完成产业结构调整
  
  年,我市紧紧围绕省政府下达的2013年度太湖水污染治理目标,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太湖治水攻坚战,通过努力,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确保,两个持续”目标,治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竺山湖水质进一步好转,未出现蓝藻大规模聚集现象。
  
  太湖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围绕把太湖治理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工程”总目标,今年我市将全力推进太湖治理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常州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太湖治理成效持续提升,全力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质量,实现今年省政府提出的治太目标。
  
  水质改善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水质改善目标,河网水(环境)功能区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40%,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继续改善。
  
  结合我市治太实际,为加快改善水质环境质量,我市今年共拟定了460余项治太工程。完成太湖治理的目标任务,要从源头治污做起,首先就是产业结构调整。我市仍将严格执行有关禁建(养)和限建(养)的规定,严把新上项目准入门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重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多管齐下,工业、农业、生活面源的污染都要治理
  
  强化工业污染治理,组织开展化工、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专项整治。开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专项整治,加快重污染企业关停搬迁,大力推进分散企业搬迁入园。关闭5家化工企业,开展113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50家企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
  
  深化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污水排放稳定达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3%以上,新增污水管网143公里,推进雨污分流;加强城市面源水污染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市(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村镇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100%。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45个。
  
  提升面源污染治理。落实《太湖流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着手编制常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每天监测预警和湖泛巡查,打捞蓝藻都有台账记录
  
  加强监测预警和湖泛巡查。落实太湖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蓝藻和湖泛巡查监测预警工作机制,落实应急防治措施。继续建立健全三级预警体系,强化自动监测站监测能力,加强调水通道和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监测预警。从4月1日起,我市已全面开展水质加密监测及蓝藻巡查巡测,及时、全面了解水质、水文变化情况,定期上报预警信息。加强蓝藻打捞和处置工作,每天打捞数量都有台账记录。
  
  实施河网综合整治。定期疏浚流域骨干河网,重点开展主要入湖河流及其一级支流的清淤工作,推广节水减排工程。
  
  推进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展3条主要入湖河流、苏南运河、滆湖、竺山湖以及一级保护区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武进港、太滆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年度任务。
  
  加强生态修复。完成溧阳市长荡湖湿地保护与恢复三期工程和溧阳市天目湖上游湿地保护与恢复三期主体工程;实施控制性种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工程3500亩。完成新龙生态林一期、二期年度建设任务。
  
  推进资源化利用。加强淤泥、藻泥、水葫芦及其它水生植物、畜禽粪污、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85%。
  
  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达标建设,加快备用水源地建设,推进城乡供水管网、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开工建设常州市应急取水头部及泵站建设工程。 胡晋 胡艳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656322 当日访问量:9070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