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溧阳市各地正在打响一场保护青山绿水的战役,在年底前的100多天里,将关闭红线内全部矿山;而到明年8月底前,还将依法关闭轧石企业和取缔有关码头。
为此,溧阳市专门召开了全市矿产品生产运输秩序整治动员大会,一连出台5个政府文件,并先后列出了矿山、砖瓦窑关闭与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计划表和矿山专项整治任务分解表。
这样的整治力度,在溧阳发展史上是空前的。该市市委书记蒋锋和代市长徐华勤都表示,青山绿水是溧阳的宝贵财富,铁腕整治就是为了严守生态资源,确保竞争优势和长远发展。
近年来,矿产品生产和运输行业粗放式生产、高资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突出。该市通过确立生态立市战略,在2007年初开展了矿业整顿,又于2012年实施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然而,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相邻的宜兴相比,该市去年的矿石开采量和今年的核定开采量,分别是宜兴的2倍和2.3倍,加之偷采盗采和轧石企业、砖瓦窑厂散、小、乱,不断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矿山运输车辆超载,既严重损坏了交通干线,也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从去年开始,该市通过认真研究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和赴宜兴专题考察学习,形成了共识。
此次综合整治的具体目标是,年底前依法关闭生态红线范围内的全部矿山,明年8月底前全面见效:依法关闭轧石企业19家;对承诺不装卸矿产品的合法持证码头和经批准临时保留的码头,严格对照环保标准整治到位,其余码头一律依法取缔,并拆除到位;凡从事矿产品运输的车辆,严格按核准的线路、时间进行运输,杜绝抛洒滴漏、超载超限现象。
该市以综合施策、疏堵兼顾、远近结合为理念,科学制定了源头控制、过程监督、属地负责、条块联动的管理机制,并从矿产品生产运输的全产业链入手,做到开采、生产、运输、装卸环节“四个严控”,确保到2017年实现矿山管理、企业生产、路面运输、码头装卸“四个规范化”。依托综合整治,该市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集约利用相结合,将在建立矿山开采规模、矿山服务年限同资源储量规模相适应的基础上,加强环境整治,把废弃矿山宕口、窑业用地修复整理到可利用状态,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源,置换出建设用地指标,拓宽发展空间。
该市已建立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各镇、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全面建立动态巡查制度、举报制度、案件督办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一场硬仗已在全市范围内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