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啃下“相对贫困”这块硬骨头
发布日期:2015-10-18   来源:新华日报  浏览次数:73  字号:〖
 
  今年是江苏省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最后一年,从目前各方传递的信息来看,可望如期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的脱贫目标。展望未来,尤其是“十三五”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减少“相对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则应成为各地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发展重点。
  近几年我省农村尤其苏北乡村面貌正发生着显著变化,但必须看到,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下脱贫目标,才只是一个基础。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讲话时强调的“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的目标,必须确立更高的工作标准。“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江苏而言,则关键要看苏北老乡。要实现苏北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重视解决相对贫困,制定合理标准,确立明确目标,探索多种路径,从而让更多的相对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解决相对贫困,比消除绝对贫困任务更加艰巨。一方面,根据国际通行惯例,相对贫困人口有一定的人口比例,要确保这部分人口在收入上从整体到个体都达标,确实是一个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相对贫困又是一个动态概念,尤其是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整体提升,其标准也会相应水涨船高。而对我省苏北地区农村而言,客观分析,不少地方实现脱贫目标,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低收入农民脱贫甚至是靠社保“兜底”来完成的。因此,解决相对贫困,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块“硬骨头”。但无论如何,只有啃下这块“硬骨头”,才能朝着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迈出坚实步伐,才能真正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要啃下相对贫困这块“硬骨头”,必须在过去扶贫帮困的经验和基础上,实现帮扶理念、帮扶模式的新跃升,把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苏北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向农村改革要发展活力,通过扎实发展现代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把农业发展方式、农村发展模式以及农民增收途径,真正转到科技创新驱动和体制创新推动上来。啃下相对贫困这块“硬骨头”,目前正迎来难得的机遇。近年来,苏北地区基础条件有了长足进步,苏北农村攻克相对贫困已经具备了很多条件,更需要高度关注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农村电商发展,正吸引大批年轻人重返希望的田野,这或将给农村发展带来革命性改变。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对于苏北地区而言,脱贫奔小康工程如期收官,只是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后面的任务更为浩大,也更为关键。面对即将到手的脱贫“成绩单”,各地领导干部切不可有“停下脚来喘口气”的松懈情绪。惟有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对已有的成绩“清零”再出发,才能实现全面小康路上的共同富裕。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830198 当日访问量:5296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