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市众多传统行业创新工作思路,将去产能的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
在武进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一角,占地20多亩的标准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这幢厂房的前身是常州苏南铁合金有限公司,如今“一分为二”:一半厂房被改造成标准厂房,另一半被常州碳元科技公司收购,打造石墨烯高导热膜生产基地。
距此不远的这片空地,原先是常州华夏钢铁有限公司所在地,2014年企业主动关闭后,这里成为园区科技型项目招商的又一块阵地。
近年来,常州各级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钢铁、水泥、印染、铸造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成为我市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安排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1300万元,申报的66项国家和省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全部通过验收。累计淘汰落后产能钢铁120万吨、水泥530万吨、纺织2000万米,另外,铸造、铁合金、造纸、电镀、光伏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成效也相当显著。
今年,我市除了加强对落后产能的清理整顿,加大环保、能耗方面的监管力度,还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项目,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市经信委副主任严德群表示:“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把企业的产品提档升级,把去产能的压力变为转型升级的动力,鼓励企业加大兼并重组,结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鼓励企业走出去,把相关产业转移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