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全省最年长的小巷总理;她是掏光自己腰包的“赔本书记”;她是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在她84岁高龄时,居民5次写联名信要她留任。
她就是常州市钟楼区东头村社区已故党支部书记许巧珍。许巧珍独创出“7+”社区工作法——对待事业与工作:勤+实;对待社区居民:熟+真;对待困难:挺+干;对待矛盾:理+情;对待自己与团队:严+爱;对待共建单位:诚+厚;对待新事物:学+思。21年如一日,她在“小巷总理”的岗位上,为社区居民编织幸福生活的图景,赢得了千家万户的拥戴和尊敬。
2015年3月1日,许巧珍同志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她挚爱着的“小巷总理”工作岗位。
活到什么时候,
就干到什么时候
84岁高龄,早该卸任颐养天年,可居民不让她走。她自己也放心不下村里近千名老年人、上百户困难家庭,口头禅是:“小车不倒只管推,活到什么时候就干到什么时候。”
走进东头村,绿荫蔽天的紫藤树让居民们觉得,许书记还在,就如紫藤树,张开着双臂,为大家遮风挡雨!走进社区办公室,墙面上50多幅锦旗、奖状层层叠叠,一如许巧珍在世时的样子。居民们自发捐款为许巧珍塑了一个半身像,墙上的海报中,老人身着红衣、红挎包,巧笑盈盈。老人一辈子爱穿红衣服,正如她心中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
这样一个爱美的老人,又脏又累的活却抢在前面干。退休社工谢塔莎记得,有一年除夕下午,社区化粪池漫溢,周围全是脏水和臭味。许巧珍带着几名社工,拿起工具一点点通下水道,毫不介意脏水溅在手上、身上。
许巧珍生前常说,社区工作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一”是我,加上无数党员和社区志愿者,“一”和“+”叠起来,就是一家人。不会骑车,她每天早上步行,7:30第一个赶到社区。从清理楼道杂物到掏下水道,从协调电梯维修费到为居民办低保,从组织包饺子、送粽子到帮助办入学、找工作,她告诉手把手带起来的年轻干部: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近的地方,能待在居民家绝不坐办公室,打10个电话不如1次登门。用脚板补短板,没有什么难题不能化解。
许巧珍生性豁达又心细如发,她有一个小本子,密密麻麻记录了社区困难居民的情况、电话号码。哪家小孩前几天生病挂水、哪家下水道不通畅,她都熟记于心。子女孝敬她的补品,没几天就出现在贫困居民的家里。居民跟她讲,“许书记你上次给我的东西蛮好的”,她嘱咐子女下回还买同样的东西。她连社区寿星们的脚有多大都知道,不量尺寸,做出来的鞋子,每个人穿正合脚。
许巧珍说,她代表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只有觉得党可亲,才不会去求神拜佛甚至信邪教,党才能一呼百应。居民韦仁娣的丈夫、大儿子和小儿媳在短短两年内相继病逝,留下的小孙女才9岁,还有20多万元的欠款,韦仁娣多次想寻短见。许巧珍带领社区干部上门,拉着韦仁娣的手说:“仁娣啊,有啥困难,千万别忘了还有党组织。”许巧珍一次次上门开导她、陪伴她,还自掏腰包送来米、油。
二十一年,
补贴社区居民40多万元
东头村有三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困难居民多。每年大年初一给居民拜年,是许巧珍雷打不动的规矩。她和社区干部推着购物车,车里满是年货,有两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苹果、一是面条。面条寓意老人家长命百岁,苹果象征着平安和圆满。
武警支队第一中队排长马飞不会忘记,这位爱兵奶奶每逢新兵入伍、老兵退伍,都会送来亲手制作的糕点粽子、千层底布鞋。18年来,武警中队驻地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许奶奶的拥军情一直如初。常州市福利院院长王政不会忘记,每年许书记都组织居民给福利院里的孩子送上一针一线缝制的冬衣、尿布、虎头鞋……韦仁娣包得一手好粽子,只要见她把包粽子的盆摆出来,居民们就络绎不绝来帮忙,100多斤米一天就包完了。
年礼、节礼,都是开支。从1994年到社区工作以来,许巧珍把自己的钱用在社区、用在居民身上,粗略统计有40多万元,超过了当社区书记的工资、补贴、奖金的总和。去世后,子女在老人床头柜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发票,金额是5603元,明细是给困难户买的两箱衣服和鞋子。
自己的钱贴下去不够,她就出去“化缘”。社区书记孙国荣说,许书记常开导他们,既要诚心诚意,也要厚起脸皮,只要是为了社区发展,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一次,许巧珍到一家企业去“化缘”,老板迟迟不露面,前台接待丢下一句“你就等吧”。冷板凳坐了4个多小时,老板终于现身。“老太太,我服了你。”老板当即拍板给予赞助。此后10多年,只要许巧珍开口,这家企业从无二话,逢年过节,还主动把赞助送到社区。有一回,许巧珍在街上碰到一名老同事,听说对方在单位负责后勤,好说歹说,硬是要来了两个食堂清洁工的名额,安排社区困难户再就业。九洲服装城摊主黄玉凤知道她的善举后,许巧珍买慰问品时再也不肯收钱了。
紫藤架下的故事亭,
走向全省全国
“单线巡回、双面招呼、左右手同时行动”,这一“许巧珍操作法”,曾在全国纺织行业推广。从工厂退休后,许巧珍带着她年轻时的钻研劲头和创新精神来到社区。“做事情不能光花死力气,也要讲究方法。”短短几年,东头村社区从一个“烂摊子”变成了“荣誉专业户”。
在许巧珍担任东头村社区书记期间,全体社区工作人员上班前半小时读报学习的制度始终没变。她离开后,人们在整理她的抽屉时,首先发现的就是放在抽屉最上面的那本《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
她善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办起“奶奶时装秀”表演队,让老人们老有所乐;重阳节,她策划了“钻石婚”活动,8对八旬老人穿着唐装、戴着红花,重喝一次交杯酒;特意组织难得有机会出门的老人、残疾人,到浙江、无锡、江阴等地旅游,100多人的旅行团,吃喝拉撒,她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东头村社区紫藤架下的长廊,许巧珍搞起了民情议事会、读报小组。有居民夸起自家儿媳孝顺,另一位也争着夸自家儿媳的贤惠。许巧珍决定把这个议事会升级成小巷讲坛,让大家公开讲。居民钱敏玉问,这点小事怎么能当故事讲呢?许巧珍说:“小事不小,精神高尚着呢!”从“婆婆夸媳妇”到“媳妇赞婆婆”,再到“我有一个好邻居”“谁不说我社区好”……紫藤架下的道德故事亭逐渐走进社会大家庭,走向全省、全国,生动演绎着“社区+党建”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