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公交“常州模式”享誉全国
发布日期:2019-07-25   来源: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134  字号:〖
 
  4条线和12辆车   常州的公共交通事业兴起于二十世纪30年代。1960年5月,常州市公共交通公司正式成立,拥有12辆车、4条线路。
  上世纪70年代末,公交几乎是城市公共客运唯一的载体。当时,常武地区有多家企业参与运营,如常州市公共交通公司(市公交集团的前身)、武进的公交公司,还有经营郊远线的省汽车运输公司常州营业处(常运集团前身)等。常州市公共交通公司是市区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公交企业。
  市公交集团的历史资料显示,至1980年,常州市公共交通公司共有10条运营线路,运营车辆为128辆,线路总长106.2公里。彼时,公交线网从城市中心向四周辐射,最南到湖塘桥,最北到二五三厂(原常工院附近),最东到横林,最西只到冶金厂,公共汽车成为接送工人上下班、沟通城乡、方便人民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
  644个行政村,公交全覆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车公路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至1989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18公里。同时,乡镇经济在逐步发展,乡镇居民往来市区的需求逐渐多起来了。
  市区公交开始大范围向外扩张,延伸既有线路,还逐步开辟了不少新线路。据统计,到1992年,市区公交线路已经有25条(不含武进),线路长度达417.3公里,运营车辆254辆,年客运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02亿人次,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步。
  2006年,常州市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常州模式”享誉全国
  2008年,常州公交再次迎来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快速公交一号线正式开通运营,由此也进入了快速公交发展的时代。一元钱(刷卡六折优惠)可以从城南坐到城北,享受公交专用道,“同台同向”免费换乘。
  2009年5月,随着快速公交二号线的开通运营,常州BRT最终形成“十字加环”的快速公交骨干网络,实现了高品质快速公交服务对交通枢纽、主要医院、旅游景点、商业中心等客流集散点的覆盖。
  2010年,常州快速公交一号线获得“詹天佑奖”,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公共交通项目。
  10年间,常州快速公交系统运营里程累计达1.80亿公里,运送客流8.97亿人次,牢固确立了常州快速公交城市客运走廊的作用。
  优雅的乘车环境、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别具匠心的站台设置及运营模式,快速公交的“常州模式”得到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和同行们的青睐。截至目前,全国开通快速公交的30个城市中,大部分都借鉴了“常州模式”,其中完全采用“常州模式”的城市达9个。
  2019年,常州将迎来地铁一号线的开通运营,全市公交线网也将迎来新一轮调整。根据《常州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常州公共交通将形成以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和快速公交大、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公交快线、主线为主体,公交微循环线为支撑、特殊公交为补充的多方式高效互补的多模式、多层次公交系统。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做好城市公交与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高铁站、汽车站等不同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根据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有关要求和市民出行需求,重点做好公交盲区、公交与轨道衔接片区的公交场站选址、规划和建设,以及新建、改扩建城市主管道的港湾式候车亭建设工作。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6686744 当日访问量:187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