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组工动态 >> 内容
 
为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组工力量
——2020年常州组织工作纪事
发布日期:2021-03-11   浏览次数:  字号:〖
 
  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攻坚任务,全市组织部门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决有力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提高认识站位服务全局,主动担当配合大局,迎难而上应对变局,为服务“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组工力量。
  紧扣全局,推动“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举旗定向、管总打头。
  在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中强化政治引领作用。着眼应对疫情防控快动员、早行动,按照市委部署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切实组织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迅速出台激励担当十条措施和考察识别专项举措,广泛设立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及时拨付党费近2000万元支持抗疫一线,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70多次登上人民网、学习强国等省级以上媒体,“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全市党员干部面对危难时最坚定的政治态度。
  在教育培训的主题主课中强化政治本色锻铸。坚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深化党性教育平台建设,新增86个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和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用于教学工作,新开发3门精品课程入选省“名师名课”目录。创设“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教学单元,提升“常州在线学习”内容水平,上线新课300门,总点击率已超100万人次, 领导干部在线学习通过率100%,在全省设区市考核中连续4年排名第一。
  在从严治党的落细落实中强化政治标准把关。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政治规矩,全面推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体检”制度,完善“五看三十问”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政治体检结论性意见形成和结果运用。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制作《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关爱提示手册》,细化报告要求和操作口径,梳理明确了65个风险点和10条不予采信情形,相应开展重点核查和随机抽查,着力解决瞒报、漏报问题,确保对组织坦诚、对党忠诚。
  服务大局,推动“组织工作助力中心工作”
  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将各领域工作摆在全市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谋划、推进。
  党建阵地建设拓展“大江大河”格局。以党建引领长江大保护为主题,规划建设“示范圈”,指导建成“展示馆”。在生态绿地中嵌入开放式、多元化、综合性的党建驿站或党建文化景观,有机结合“生态绿”与“党建红”,全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中积极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依托运河文旅创建党建联盟,以运河沿线党建联建为切入口,积极打造“大运河党建文化示范带”。融合构建“运河驿站”、“运河记忆”、“运河名企”三大主题板块,整合打造14个党建文化阵地,实现区域文化特色与彰显党建元素的融汇融合。
  基层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专职专业”体系。着眼探索村(社区)干部专职化管理和专业化配备,构建起包括《打造基层治理铁军的实施意见》及档案管理、教育培训、经济责任审计等文件在内的“1+9”制度体系。以编制管理理念指导村(社区)组织建设,对村(社区)开展“定机构、定员额、定职责”工作,明确组织架构、核定员额数量、细化责任要求。全面推行村(社区)干部选、育、管、用、督全链条管理模式,对班子和干部实行专业化目标管理。用立体化、全方位的待遇保障机制激发队伍活力,规范岗位等级,建立保障体系,实行考核报酬与考评结果挂钩,实现晋级增收有序有据。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实现“有升有降”效果。积极稳妥推进1027个村(社区)集中进行“两委”换届。全市共举办培训会800余次,编印培训材料1万余份,发放纪律宣传资料7万余份;成立4个市级督导组,组建41个区级督导指导组,选派2000多名干部驻点指导。通过换届,干部整体素质实现了提升,“两委”班子成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比提高15%;引领发展能力实现了跃升,新任村(社区)书记中,本地致富带富能手、经商返乡人员占比提高至31.4%;干部年龄结构得以下降,村(社区)“两委”班子平均年龄下降5.9岁;问题矛盾总量得以减降,通过规范操作,严格把关,稳慎推进,积极防范化解矛盾问题,换届期间信访量降幅达70%,未发生重大负面事件。
  应对变局,推动“组织优势增创发展优势”
  发挥“组织起来”这一独有优势,汇聚发动更多更广力量,共同开拓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用好考核这个“有效手段”,推动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六个高质量”和党的建设各项任务,突出“五大明星城”建设等全市重点任务目标,制定全市综合考核“1+5”政策体系,全面优化年度综合考核布局,提升考核工作质效。分类设置综合考核指标清单,确立内涵清晰、标准明确的指标框架,引导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同向同行。细化实化考核《责任分解清单》,建立项项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推动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真抓硬管。设置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事项清单,形成争先进位者真奖,懈怠落后者严罚的鲜明导向,激发全市上下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配强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支撑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围绕高素质专业化目标,制定《贯彻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考试录用、调任把关、分类管理、平时考核等关键环节,让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起来。不断完善干部宏观管理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加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出台《市级机关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实施办法》,分别针对“一把手”、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明确具体管理内容和相关标准19条,对履职不力等相关情形分别提出6项处置举措,让从严管理问效问责制度的刚性硬起来。着力培养事业发展“生力军”,以“接力100”计划为统领,构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1+N”政策体系,全力打造动态储备、接力培养、递进管理、及时选用的青年干部培养工作链,让持续常态选用优秀年轻干部的机制转起来。
  盘活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创新发展的动力更加澎湃。以新“龙城英才计划”为抓手,精准制定各类配套举措,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扶持支持人才发展的政策效应进一步叠加放大。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第一时间建立人才企业复工联系协调机制,及时推出“宽时限”“云招才”等措施,在项目立项、人才评定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为人才企业减负纾困、排忧解难。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招商招才两项工作、乡土领军两类人才,广泛引进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培养各类“土专家”“田秀才”。截至目前,引进落户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500多个,共有40人申报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28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414人入选省“双创人才”,124人入选省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培养对象。分层分类构建“引进性”“扶持性”“激励性”支持体系,夯实人才公共服务基础。推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新增投入使用高层次人才公寓200多套。加大人才金融创新力度,领军人才企业信用贷款额度最高提升至3000万元。建立江南路演中心上海工作站,精心组织“龙城英才计划”上海邀请赛等系列活动,常州政策环境和人才生态得以更大力度宣介推广。
(唐文竹)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