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参加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列席了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下午,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展开讨论,为加快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奋力推动“532”发展战略全面落地落实积极建言献策。
委员们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过去五年来喜人的发展成绩单。这五年,常州市胜利完成市十六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尤其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市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成绩来之不易,发展振奋人心。报告对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求务实有力,目标令人鼓舞,为常州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指明了方向。
报告指出,要坚持交通先行,强化中轴枢纽关键支撑。“常州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多种交通模式在这里汇聚,要把常州作为交通枢纽的集散功能、多种交通交汇的优势合力发挥好。”黄勇委员建议,要在引入更多中大型物流企业进驻常州、加强交通场站节点建设、降低各种交通模式之间的转换成本等方面多下功夫。冯利华委员认为,常州市在南北向要主动与泰州对接,东西向要积极与无锡、镇江、南京对接,不断扩大常州的“朋友圈”,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报告中提到的协同推进长三角生态中轴、文旅中轴和休闲度假中心建设,高水平打造“美丽江苏”常州样板,让来自生态环境系统的周忠华委员倍感振奋。他表示,生态环境部门在生态中轴建设中必须靠前一步,既要牵好头,又要协调好、配合好。“我们将全面科学制定若干行动方案,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注意突出重点,如将长江大保护放到压倒性位置,将优化‘两湖’创新区生态本底作为重中之重,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引向‘深入’和‘治本’。同时,在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上创出常州特色,为全省探索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基地作出示范。”
姚中彬委员尤其关注报告中对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的目标要求。围绕如何突破常州市产业链“卡脖子”技术,他建议,要优化顶层设计,健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再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布局,探索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体性战略联盟,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的需求传导型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完善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让科技成果真正变成冲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利器”。
群众的“关键小事”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委员们热议如何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
“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城乡覆盖逐步推进,促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完备。”董梅委员认为,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养老服务中心有效运行全覆盖,提供精准服务,让更多老人享受到用餐、助浴、康复等基本服务需求;引进专业机构进行规范运营,打造全链式养老服务模式。
如何让年轻夫妇少一些养育负担?蒋丽委员提出,要加大对相关社会组织、社工项目和社会工作者的支持、扶持力度;摸排社区中有育儿经验、有意愿成为“社区月嫂”的人员,通过登记注册、集中培训,为附近家庭提供居家间歇照料等有偿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合作,满足职工托育需求。
王丹丹委员来自残联系统,她发现,过去五年,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很多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提案,有力助推了常州市助残事业提质增效。“作为新委员,我更加感到重任在肩。我关注到,到去年底已有1500多名本市残疾人申领了机动车驾驶证,建议常州市严格执行无障碍停车位的配建标准,并出台实施残疾人停车优惠政策,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