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市长盛蕾专题调研常州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情况。她强调,全市上下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按照措施有力度、帮扶有温度、覆盖有广度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多维度构建社会大救助体系,加快打造“常有众扶”民生名片。
盛蕾先后来到钟楼区永红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和五星街道勤业第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永红街道依托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化运行机制,在为民服务中心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网上办”“一网通办”;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慈善救助,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新形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询、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五星街道勤业第二社区着力打造“Q2有你”社会救助工作品牌,通过实施“助残园艺社”“暖巢助老协会”“三色马夹”“民生家园议事厅”“银发互助社”“心灵茶吧”六大品牌服务行动,不断凝聚困难帮扶“正能量”,织牢社会救助“一张网”。盛蕾指出,社会救助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政策靠前发力,优化办事流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更好凝聚救助合力。
盛蕾还来到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详细了解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和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功能。2014年,常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通过定期核对、动态管理,极大提高了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和公平性。在此基础上,统筹打造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救助业务申办标准化,已实现14个部门33项救助事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
在听取常州市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后,盛蕾指出,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社会公平,是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各级各部门要格外关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大救助体系。要厘清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和匹配度;厘清政策与政策的关系,加强各级各类政策的有效衔接,推动业务流程再优化再整合,形成工作闭环;厘清顶层与基层的关系,持续为基层明责减负、赋能增效;厘清智能与裁量的关系,让政策执行更有力度、社会救助更有温度;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持续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更好撬动支点、打通堵点,加快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市领导夏思军和市政府秘书长周承涛参加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