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发改委
市教育局
市科技局
市工信局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市公安局
市民政局
市司法局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市城管局
市交通运输局
市水利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商务局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市应急管理局
市审计局
市政府外事办
市数据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市体育局
市统计局
市医保局
市信访局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市人大
市政协
市纪监委
市法院
市委组织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委台办
市编办
市委市级机关工委
市委老干部局
市科教城党工委、管委会
常州经济开发区
市委党校
市委党史工委
市档案馆
市地震局
市供销总社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市总工会
团市委
市妇联
市科协
市文联
市侨联
市社科联
市残联
市工商联
市红十字会
民革
民盟
民建
民进
农工党
致公党
常州调查队
常州机场
市政府采购网
市文明办
溧阳市门户
金坛区门户
武进区门户
新北区门户
天宁区门户
钟楼区门户
常州投促中心
常州投资集团
常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站群搜索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适老化浏览
移动端浏览
登录个人中心
网站支持IPV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本部介绍
组工动态
要闻导读
县区传真
专题专栏
欢迎访问常州组工网!今天是:2025年9月12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
首页
>>
组工动态
>>
要闻导读
>> 内容
从《摆脱贫困》中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和力量
——《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综述
发布日期:2022-07-06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495
字号:〖
大
中
小
〗
《摆脱贫困》出版30周年暨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7月5日在福建福州召开。30年前,习近平同志著述《摆脱贫困》,围绕闽东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重大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穿越时空、历久弥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
本次研讨会由福建省委、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国家乡村振兴局等联合主办,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同时在宁德设分会场。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围绕《摆脱贫困》历史贡献、时代价值,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深刻认识《摆脱贫困》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
《摆脱贫困》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带领闽东干部群众为摆脱贫困而进行的深刻理论思考和艰苦实践探索,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是中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理论实践的重要原点。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摆脱贫困》中以经济为中心和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的方针政策,对今天推动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仍然是具有根本意义的指导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认为,《摆脱贫困》立足宁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坚持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制定因地制宜、“弱鸟先飞”等发展战略,引领了宁德地区快速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曹立认为,《摆脱贫困》创新性地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对其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琦认为,《摆脱贫困》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渊源,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精神指引,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摆脱贫困》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理论营养和哲学内涵,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生动体现。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增光认为,《摆脱贫困》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和实践精神,为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建立了理论原点和实践起点。
福建社科院研究员张文彪认为,《摆脱贫困》展示了坚持认识和实践辩证统一的理论思维、坚持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紧密结合的实践智慧、坚持问题导向和实现价值相统一的行动逻辑,彰显出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在具体政治实践中的理论定力和实践伟力。
不断强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想引领
《摆脱贫困》为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次研讨会还同时举办“习近平同志重要著作《摆脱贫困》的丰富内涵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源流关系和探索传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个分论坛,围绕如何强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思想引领而展开研讨。
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小林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以益贫性经济增长、包容性社会发展,构建乡村经济和社会繁荣制度基础,以多维度精准治理补好乡村振兴短板。
宁波大学教授刘艳认为,要借鉴《摆脱贫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精准扶贫思想方法,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施策。
国防大学教授赵文涛认为,要坚持以思想旗帜为引领,增强推进“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徐祥临认为,要旗帜鲜明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彻底摆脱贫困和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认为,要根据中国现代化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围绕产业兴旺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拓展乡村产业多种功能,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清华大学教授张红宇认为,要借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经验做法,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产业、就业两个根本性问题建立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以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本次研讨会由闽宁双方共同主办。闽宁协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亲自开创、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伟大事业。今年是闽宁村开工建设和对口协作原则提出25周年。多年来,闽宁携手,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先行先试,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举办此次研讨会,旨在科学把握乡村振兴内涵意蕴,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基固本。
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进功认为,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扶贫理念随着实践发展不断拓展深化,形成了从理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知行合一”理论实践体系。
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杨选华提出,要借鉴“闽宁模式”统筹扶贫、精确扶贫、开放扶贫、造血扶贫、生态扶贫等重要机制,促进区域合作与产业融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创新理念、探索路径,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创新、协同联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震认为,要继续发扬《摆脱贫困》蕴含的自然价值观、生态振兴观、绿色繁荣观。
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崔宝敏提出,要积极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加快推动城市资源要素下乡进程,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西南大学教授潘家恩提出,要以村落为平台、文化为底色、创意为引线,推进传统村落保护活化和产业发展,打造“人来、村活、业兴、文盛”新气象。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温铁军提出,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价值化实现的“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思想,重点推进林区生态价值实现,着眼于将林区空间生态资源转化成可交易的资产,推进林区资源资本化,实现高质量效益型发展和可持续增长、包容性增长。
福建省委书记、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尹力在研讨会上表示,《摆脱贫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撰写的首部著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摆脱贫困》中都能找到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要通过重温《摆脱贫困》这一光辉著作,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真理伟力和思想伟力,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行稳致远。要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书写好新时代农村幸福生活新答卷。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 邮编:213003
主办单位:中共常州市委组织部 总访问量:27381926 当日访问量:7783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苏ICP备05003616号